海试菜是一种中药材,也叫做蜈蚣藻,有的地方叫做东家烂,主要的治疗作用就是清热解毒,有驱虫的效果,在治疗咽喉肿痛方面的效果很好,另外还能够治疗蛔虫病,对于肠炎也能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它有一定的医疗保健的作用,海赤菜可以做成海试菜蛋汤,做成海赤菜果汁冻等等。
化学成分
蜈蚣藻(烘干)含碳水化合物63.31%、灰分19.95、粗蛋白14.03%、粗脂肪0.76%、粗纤维1.95%,藻体还含多种微量元素,钒30、锰32、铜41、镍16。舌状藻体检得氨基磺酸、牛磺酸右旋-2-羟基-3-氨基丙烷磺酸及3-氨基丙烷磺酸。又含脲基氨基酸N-氨基甲酰基-L-瓜氨酸、N-氨基甲酰基-γ-氨基丁酸。
医疗保健
中药学研究
味甘,咸,性寒。归肺、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驱虫。用于喉炎、肠炎及蛔虫病。
验方举例
①喉炎、肠炎、蜈蚣藻15g,黄苓9g,白头翁9g,大青叶9g,水煎服。
②蛔虫症蜈蚣藻30g,水煎服。
清热解毒;驱虫。主治喉炎;蛔虫病;肠炎。
食用方法
海赤菜蛋汤
原料:海赤菜100g,鸡蛋2枚,精盐、葱丝、芝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海赤菜洗净撕碎,鸡蛋磕入碗中,打散成蛋液。锅制火上清汤烧沸。
功效:用于肠炎、咽痛、风热喉咽、虚弱吐血。
海赤菜果汁冻
原料:海赤菜、橘汁、白糖各适量。
制法:将海赤菜洗净撕碎,加入橘汁、白糖。
功效:用于肠炎、喉炎。
形态特征
藻体紫红色,高7~25cm,黏滑,丛生。固着器盘状。主枝扁压或亚圆形,宽2~5mm,1~3回羽状分支,对生或互生交杂,顶端有的呈叉状。囊果球形,突出于藻体表面。
本种为世界性的暖温带性海藻。生于中潮带的岩石或石沼中。在辽宁6月初出现,9~10月生长旺盛。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及东南沿海地区。
化学成分
蜈蚣藻(烘干)含碳水化合物63.31%、灰分19.95、粗蛋白14.03%、粗脂肪0.76%、粗纤维1.95%,藻体还含多种微量元素,钒30、锰32、铜41、镍16。舌状藻体检得氨基磺酸、牛磺酸右旋-2-羟基-3-氨基丙烷磺酸及3-氨基丙烷磺酸。又含脲基氨基酸N-氨基甲酰基-L-瓜氨酸、N-氨基甲酰基-γ-氨基丁酸。
医疗保健
中药学研究
味甘,咸,性寒。归肺、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驱虫。用于喉炎、肠炎及蛔虫病。
验方举例
①喉炎、肠炎、蜈蚣藻15g,黄苓9g,白头翁9g,大青叶9g,水煎服。
②蛔虫症蜈蚣藻30g,水煎服。
清热解毒;驱虫。主治喉炎;蛔虫病;肠炎。
食用方法
海赤菜蛋汤
原料:海赤菜100g,鸡蛋2枚,精盐、葱丝、芝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海赤菜洗净撕碎,鸡蛋磕入碗中,打散成蛋液。锅制火上清汤烧沸。
功效:用于肠炎、咽痛、风热喉咽、虚弱吐血。
海赤菜果汁冻
原料:海赤菜、橘汁、白糖各适量。
制法:将海赤菜洗净撕碎,加入橘汁、白糖。
功效:用于肠炎、喉炎。
形态特征
藻体紫红色,高7~25cm,黏滑,丛生。固着器盘状。主枝扁压或亚圆形,宽2~5mm,1~3回羽状分支,对生或互生交杂,顶端有的呈叉状。囊果球形,突出于藻体表面。
本种为世界性的暖温带性海藻。生于中潮带的岩石或石沼中。在辽宁6月初出现,9~10月生长旺盛。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及东南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