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倒退是一种中药,在夏天开花的时候采割晒干,去除里面的杂质,稍微清洗,然后切成段,晾干以后,就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和利水消肿的作用,还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尤其对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都能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还有治疗小便不利的效果。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咽祛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30克,鲜品60~100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用治热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水肿、慢性湿疹、瘰疬、疥癣、下肢关节肿痛、淋浊、痢疾等。
主要成分
鲜用效果较好。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枯草、大肠、宋内氏痢疾、志贺氏痢疾等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实验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蔓性草本。全体无毛。茎有棱,棱上有倒生钩刺,多分枝,绿色,有时带红色。叶互生;叶片近三角形,长与宽相等,淡绿色,下面叶脉疏生钩刺,有时叶缘亦散生钩刺;叶柄盾状着生,几与叶片等长,有倒生钩刺;托鞘叶状,圆形或卵形,包茎。
短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花小,多数;具苞,每苞含2~4花;花被5裂,白色或淡红紫色,裂片卵形,不甚展开,随果实而增大,变为肉质;雄蕊8;雌蕊1,子房卵圆形,花柱三叉状。瘦果球形,暗褐色,有光泽,包在蓝色花被内。花期6~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荒地、路旁和灌木丛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药材性状
茎略方柱形,有棱角,最长可达1米,紫红色或紫棕色,棱角上有倒生钩刺,节略膨大;根横断面黄白色,有髓心或中空。叶互生,叶柄盾状着生;叶片多皱卷,展平后近等边三角形,灰绿色至红棕色,下面叶脉及叶柄均有倒生钩刺。总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花小,多卷缩或脱落。气微,味微酸。
性味归经
性寒,味酸。归肺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咽祛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30克,鲜品60~100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用治热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水肿、慢性湿疹、瘰疬、疥癣、下肢关节肿痛、淋浊、痢疾等。
主要成分
鲜用效果较好。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枯草、大肠、宋内氏痢疾、志贺氏痢疾等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实验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蔓性草本。全体无毛。茎有棱,棱上有倒生钩刺,多分枝,绿色,有时带红色。叶互生;叶片近三角形,长与宽相等,淡绿色,下面叶脉疏生钩刺,有时叶缘亦散生钩刺;叶柄盾状着生,几与叶片等长,有倒生钩刺;托鞘叶状,圆形或卵形,包茎。
短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花小,多数;具苞,每苞含2~4花;花被5裂,白色或淡红紫色,裂片卵形,不甚展开,随果实而增大,变为肉质;雄蕊8;雌蕊1,子房卵圆形,花柱三叉状。瘦果球形,暗褐色,有光泽,包在蓝色花被内。花期6~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荒地、路旁和灌木丛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药材性状
茎略方柱形,有棱角,最长可达1米,紫红色或紫棕色,棱角上有倒生钩刺,节略膨大;根横断面黄白色,有髓心或中空。叶互生,叶柄盾状着生;叶片多皱卷,展平后近等边三角形,灰绿色至红棕色,下面叶脉及叶柄均有倒生钩刺。总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花小,多卷缩或脱落。气微,味微酸。
性味归经
性寒,味酸。归肺经、膀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