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普遍饮食比较油腻,而且爱吃重口味的食物,所以口腔疾病如今来说是十分常见的。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有的朋友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口腔似乎比平时更红,就如同长了红斑一样,这究竟是什么疾病,用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呢?接下来就请健康专家来为大家详解。
临床表现
鲜红色天鹅绒样斑块为其特点,临床上分为均质性红斑、间杂型红斑、颗粒型红斑三种类型。
1.均质性红斑
鲜红色,表面光滑柔软,无颗粒,平伏或微隆起,边缘清楚,直径一般小于2cm,红斑区内也可包含外观正常的黏膜。
2.间杂型红斑
在红斑的基础上散在白色斑点,红白间杂,类似扁平苔藓。
3.颗粒型红斑
在红斑的基础上或外周散在红色的斑点,稍高于黏膜表面,有颗粒样微小的结节似桑葚状或似颗粒肉芽状表面,这一型往往是原位癌或早期鳞癌。
治疗
治疗原则:倾向于进行根治术,保守治疗需谨慎并密切随访。
1.药物治疗
(1)治疗上皮增生药物维甲酸及其衍生物、β-胡萝卜素、博来霉素,环氧合酶-2抑制剂和大豆提取物抑制剂等。
(2)活血化瘀药物如灯盏细辛等。
(3)扶正祛邪药物如绞股蓝、山豆根等。
2.手术治疗
鉴别诊断
1.扁平苔藓(糜烂型)
中年妇女多见,病损往往左右对称。在充血糜烂区周围有珠白色条纹组成的病损,边界不清。病理为上皮角化不全,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有带状淋巴细胞浸润带。
2.白斑
高出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病理检查:上皮增生,粒层明显。棘层肥厚,上皮钉突增大,有时可见上皮异常增生。
临床表现
鲜红色天鹅绒样斑块为其特点,临床上分为均质性红斑、间杂型红斑、颗粒型红斑三种类型。
1.均质性红斑
鲜红色,表面光滑柔软,无颗粒,平伏或微隆起,边缘清楚,直径一般小于2cm,红斑区内也可包含外观正常的黏膜。
2.间杂型红斑
在红斑的基础上散在白色斑点,红白间杂,类似扁平苔藓。
3.颗粒型红斑
在红斑的基础上或外周散在红色的斑点,稍高于黏膜表面,有颗粒样微小的结节似桑葚状或似颗粒肉芽状表面,这一型往往是原位癌或早期鳞癌。
治疗
治疗原则:倾向于进行根治术,保守治疗需谨慎并密切随访。
1.药物治疗
(1)治疗上皮增生药物维甲酸及其衍生物、β-胡萝卜素、博来霉素,环氧合酶-2抑制剂和大豆提取物抑制剂等。
(2)活血化瘀药物如灯盏细辛等。
(3)扶正祛邪药物如绞股蓝、山豆根等。
2.手术治疗
鉴别诊断
1.扁平苔藓(糜烂型)
中年妇女多见,病损往往左右对称。在充血糜烂区周围有珠白色条纹组成的病损,边界不清。病理为上皮角化不全,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有带状淋巴细胞浸润带。
2.白斑
高出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病理检查:上皮增生,粒层明显。棘层肥厚,上皮钉突增大,有时可见上皮异常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