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下肢水肿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查明病因,一般情况下都和肾病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慢性肾炎常会导致水肿的现象,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一定的中医中药来进行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根据不同的水肿现象,采用不同的方剂来治疗,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1.水肿期:风水相搏:治法:宣肺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合五皮饮加减。药用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牛膝、车前子、麻黄、石膏、白术。外感风寒者和(或)素体阳虚者,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皮饮,以温阳解表散寒。外感风热者,加连翘、菊花、荆芥以清热解表。此为急则治之法,表证去则应因证治之。
2.脾虚湿困:治法:健脾利水。方药:防己黄芪汤合春泽汤加减。汉防己、生黄芪、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党参、桂枝、生姜、大枣。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防己利水湿;白术、甘草培土胜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肾炎普通型和肾病综合征属脾虚之证者较为多见,因而应用本方的机会也较多。据临床观察,药后患者不仅症状改善,部分患者还可见尿蛋白逐渐减少。
3.脾肾阳虚:治法:温肾健脾,通阳利水。
方药:偏脾阳虚者,用实脾饮。制附片、干姜、茯苓、白术、大腹皮、川朴、广大香、大瓜、甘草、白蔻仁。偏肾阳虚者,用真武汤合五皮饮。制附片、干姜、茯苓、白术、白芍、桑白皮、陈皮、大腹皮、牛膝、车前子。实脾饮与武汤同为温阳利水之剂,二方相较,实脾饮重在温运脾阳,真武汤主要温补肾阳而利水,临床运用时当细为分辨,临床脾肾阳虚往往并存,再者,脾阳虚,肾阳虚,两者相互影响。
4.脾肾阳虚: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济生肾气汤。生地、丹皮、茯苓、泽泻、山药、山萸肉、制附片、肉桂、牛膝、车前子。济生肾气汤是温补脾肾的常用方剂。该方具有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之功。用于慢性肾炎证属脾肾阳虚者,每能取得较好疗效。方中以肾气丸补益肾阳,加牛膝、车前子利水渗湿;方中附子不仅温肾阳,而且可助脾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抗炎、利水等功效。若脾阳虚明显者,去肉桂加桂枝、党参、生姜以辛甘温脾助肾。
5.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人参、黄芪、生地、丹皮、生地、山萸肉、茯苓、泽泻生姜、大枣。参芪地黄汤是治疗慢性肾炎证属气阴两虚的常用方剂。本方即六味地黄汤加人参、黄芪而成。方以人参、黄芪益气健脾,六味地黄汤滋养肾阴,共扶气阴两虚之本。
慢性肾炎患者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最好通过中医来抓药熬药,以达到功效倍增的目的。以上几个药方都是治疗慢性肾炎非常有效的方法,希望各位采纳。最后,提醒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避免过度疲劳。
1.水肿期:风水相搏:治法:宣肺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合五皮饮加减。药用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牛膝、车前子、麻黄、石膏、白术。外感风寒者和(或)素体阳虚者,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皮饮,以温阳解表散寒。外感风热者,加连翘、菊花、荆芥以清热解表。此为急则治之法,表证去则应因证治之。
2.脾虚湿困:治法:健脾利水。方药:防己黄芪汤合春泽汤加减。汉防己、生黄芪、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党参、桂枝、生姜、大枣。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防己利水湿;白术、甘草培土胜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肾炎普通型和肾病综合征属脾虚之证者较为多见,因而应用本方的机会也较多。据临床观察,药后患者不仅症状改善,部分患者还可见尿蛋白逐渐减少。
3.脾肾阳虚:治法:温肾健脾,通阳利水。
方药:偏脾阳虚者,用实脾饮。制附片、干姜、茯苓、白术、大腹皮、川朴、广大香、大瓜、甘草、白蔻仁。偏肾阳虚者,用真武汤合五皮饮。制附片、干姜、茯苓、白术、白芍、桑白皮、陈皮、大腹皮、牛膝、车前子。实脾饮与武汤同为温阳利水之剂,二方相较,实脾饮重在温运脾阳,真武汤主要温补肾阳而利水,临床运用时当细为分辨,临床脾肾阳虚往往并存,再者,脾阳虚,肾阳虚,两者相互影响。
4.脾肾阳虚: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济生肾气汤。生地、丹皮、茯苓、泽泻、山药、山萸肉、制附片、肉桂、牛膝、车前子。济生肾气汤是温补脾肾的常用方剂。该方具有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之功。用于慢性肾炎证属脾肾阳虚者,每能取得较好疗效。方中以肾气丸补益肾阳,加牛膝、车前子利水渗湿;方中附子不仅温肾阳,而且可助脾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抗炎、利水等功效。若脾阳虚明显者,去肉桂加桂枝、党参、生姜以辛甘温脾助肾。
5.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人参、黄芪、生地、丹皮、生地、山萸肉、茯苓、泽泻生姜、大枣。参芪地黄汤是治疗慢性肾炎证属气阴两虚的常用方剂。本方即六味地黄汤加人参、黄芪而成。方以人参、黄芪益气健脾,六味地黄汤滋养肾阴,共扶气阴两虚之本。
慢性肾炎患者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最好通过中医来抓药熬药,以达到功效倍增的目的。以上几个药方都是治疗慢性肾炎非常有效的方法,希望各位采纳。最后,提醒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避免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