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平常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身体出现气滞血瘀的危害很大,女性出现气滞血瘀会出现明显的月经不调,另外身体会出现很多疼痛,还会经常伴随着闷胀不舒的感觉,这时候就要想办法行气活血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中成药。
行气活血的常用中药有哪些?
木香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肺、肝、脾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和胃。主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
禁忌: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临床应用:《简便单方》广木香,温水磨浓汁,入热酒调服,治一切走注,气痛不和。《太平圣惠方》木香丸(木香、枳壳、川大黄、牵牛子、诃黎勒皮),治疗一切气,攻刺腹胁胀满,大便不利。《本草汇言》称:“广木香,本草言治气之总药,和胃气、通心气、降肺气、疏肝气、快脾气、暖肾气、消积气、温寒气、顺逆气、达表气、通里气,统管一身上下内外诸气,独推其功。然性味香燥而猛,如肺虚有热者,血枯脉燥者,阴虚火冲者,心胃痛属火者,元气虚脱者,诸病有伏热者,慎勿轻犯。”顾氏常将木香与活血通络祛瘀药相伍,主要取其行气止痛之效,如伤后气滞血瘀所致之胸腹部诸痛,增强止痛的效果,但所用木香应在10克之内,并根据病人体质,适当配合麦冬、白芍等养阴药,恐其辛燥劫阴。
青皮
性味:苦、辛,微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效:疏肝破气,散结消痰。主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癖块。
禁忌:气虚者慎服。
临床应用:《方脉正宗》用青皮、白芥子、苏子、龙胆草、当归尾治肝气不和,胸胁刺痛如击如裂者。《沈氏尊生书》青皮丸(青皮、山楂、神曲、麦芽、草果)治疗食痛、饱闷。《珍珠囊》称:“青皮主气滞,破积结,少阳经下药也。陈皮治高,青皮治低。”李杲认为“青皮,有滞气则破滞气,无滞气则损真气。”顾氏常常取青皮疏肝破气之效,治胸胁诸痛气滞尤甚者,用10克,若辅助活血药则用5克,量可减少。
香附
性味:辛、微苦、甘,平。
归经:入肝、三焦经。
功效:理气解郁,止痛调经。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禁忌: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临床应用: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用炒香附、姜黄治疗跌打损伤。《濒湖集简方》用香附子、蕲艾叶治疗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乌沉汤(乌药、炒甘草、香附子)治心腹刺痛,调中快气。《本草求真》谓:“香附,专属开郁散气,与木香行气,貌同实异。木香气味苦劣,故行气甚捷,此则苦而不甚,故解郁居多,且性和于木香,故可加减出入,以为行气通剂,否则宜此而不宜彼耳。”顾氏在应用香附时,常与木香同用。香附偏入肝经,木香偏入脾经。
柴胡
性味:苦,凉。
归经:入肝、胆经。
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痢脱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
禁忌: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临床应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当归、白芍、白术、柴胡、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食少倦卧;又治疗女子血弱阴虚,营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博济方》柴胡散(柴胡、鳖甲、甘草、知母、秦艽)治营卫不顺,体热盗汗,筋骨疼痛,疲倦乏力,食少。《医学溯源》谓:“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必用此药。善除本经头痛,非此药不能止。治心下痞、胸膈中痛……引胃气上升,以发散表热。”《本草备要》记载:“柴胡,外感生用,内伤升气酒炒用根,中行下将用梢,有汗咳者蜜水炒。”顾氏多取其引经之性用之,多能奏效。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效:行气开郁,活血止痛,祛风燥湿。主治跌扑肿痛,寒痹筋挛,风冷头痛眩晕,胁痛腹疼,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禁忌:阴虚火旺及气弱之人慎用。
临床应用:《药对》谓“川芎,得细辛疗金创止痛,得牡蛎疗头风吐逆”。《日华子本草》称川芎“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川芎、荆芥、香附、薄荷叶、防风、白芷、羌活、甘草)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简便单方》用川芎一钱,茶叶二钱,水煎,食前热服,治风热头痛。顾氏在应用时,常与细辛配伍。
大腹皮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行气宽中,行水消肿。主治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禁忌:气虚体弱者慎用。
临床应用:《仁斋直指方》指出用大腹皮煎汤外洗,治疗漏疮恶秽。《本经逢原》称:“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脚气壅逆者宜之。惟虚胀禁用,以其能泄真气也。”顾氏对于骨伤引起的肿胀,尤其是下肢,常用本品配合活血药,取其行气利水消肿之效,消肿作用明显。
行气活血的常用中药有哪些?
木香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肺、肝、脾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和胃。主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
禁忌: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临床应用:《简便单方》广木香,温水磨浓汁,入热酒调服,治一切走注,气痛不和。《太平圣惠方》木香丸(木香、枳壳、川大黄、牵牛子、诃黎勒皮),治疗一切气,攻刺腹胁胀满,大便不利。《本草汇言》称:“广木香,本草言治气之总药,和胃气、通心气、降肺气、疏肝气、快脾气、暖肾气、消积气、温寒气、顺逆气、达表气、通里气,统管一身上下内外诸气,独推其功。然性味香燥而猛,如肺虚有热者,血枯脉燥者,阴虚火冲者,心胃痛属火者,元气虚脱者,诸病有伏热者,慎勿轻犯。”顾氏常将木香与活血通络祛瘀药相伍,主要取其行气止痛之效,如伤后气滞血瘀所致之胸腹部诸痛,增强止痛的效果,但所用木香应在10克之内,并根据病人体质,适当配合麦冬、白芍等养阴药,恐其辛燥劫阴。
青皮
性味:苦、辛,微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效:疏肝破气,散结消痰。主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癖块。
禁忌:气虚者慎服。
临床应用:《方脉正宗》用青皮、白芥子、苏子、龙胆草、当归尾治肝气不和,胸胁刺痛如击如裂者。《沈氏尊生书》青皮丸(青皮、山楂、神曲、麦芽、草果)治疗食痛、饱闷。《珍珠囊》称:“青皮主气滞,破积结,少阳经下药也。陈皮治高,青皮治低。”李杲认为“青皮,有滞气则破滞气,无滞气则损真气。”顾氏常常取青皮疏肝破气之效,治胸胁诸痛气滞尤甚者,用10克,若辅助活血药则用5克,量可减少。
香附
性味:辛、微苦、甘,平。
归经:入肝、三焦经。
功效:理气解郁,止痛调经。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禁忌: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临床应用: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用炒香附、姜黄治疗跌打损伤。《濒湖集简方》用香附子、蕲艾叶治疗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乌沉汤(乌药、炒甘草、香附子)治心腹刺痛,调中快气。《本草求真》谓:“香附,专属开郁散气,与木香行气,貌同实异。木香气味苦劣,故行气甚捷,此则苦而不甚,故解郁居多,且性和于木香,故可加减出入,以为行气通剂,否则宜此而不宜彼耳。”顾氏在应用香附时,常与木香同用。香附偏入肝经,木香偏入脾经。
柴胡
性味:苦,凉。
归经:入肝、胆经。
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痢脱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
禁忌: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临床应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当归、白芍、白术、柴胡、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食少倦卧;又治疗女子血弱阴虚,营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博济方》柴胡散(柴胡、鳖甲、甘草、知母、秦艽)治营卫不顺,体热盗汗,筋骨疼痛,疲倦乏力,食少。《医学溯源》谓:“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必用此药。善除本经头痛,非此药不能止。治心下痞、胸膈中痛……引胃气上升,以发散表热。”《本草备要》记载:“柴胡,外感生用,内伤升气酒炒用根,中行下将用梢,有汗咳者蜜水炒。”顾氏多取其引经之性用之,多能奏效。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效:行气开郁,活血止痛,祛风燥湿。主治跌扑肿痛,寒痹筋挛,风冷头痛眩晕,胁痛腹疼,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禁忌:阴虚火旺及气弱之人慎用。
临床应用:《药对》谓“川芎,得细辛疗金创止痛,得牡蛎疗头风吐逆”。《日华子本草》称川芎“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川芎、荆芥、香附、薄荷叶、防风、白芷、羌活、甘草)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简便单方》用川芎一钱,茶叶二钱,水煎,食前热服,治风热头痛。顾氏在应用时,常与细辛配伍。
大腹皮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行气宽中,行水消肿。主治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禁忌:气虚体弱者慎用。
临床应用:《仁斋直指方》指出用大腹皮煎汤外洗,治疗漏疮恶秽。《本经逢原》称:“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脚气壅逆者宜之。惟虚胀禁用,以其能泄真气也。”顾氏对于骨伤引起的肿胀,尤其是下肢,常用本品配合活血药,取其行气利水消肿之效,消肿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