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胃寒,胃热都统称为胃病,但很多人还是在自己患上胃病的时候不知道具体是胃病里的哪一种,不去看医生只是自己随便去药店里买些治疗胃病的药,但这些药吃了可能并没有效果,有时候甚至还会因为吃错药而加重病情,所以还是要教大家如何判断胃寒和胃热,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按照中医的分类方法,胃病主要有三大类: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病、肠胃湿热引起的胃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方法。脾胃虚寒的人,应该采用暖胃的方法,日常做菜时可以多用胡椒、生姜,温补暖胃的羊肉当归汤是很好的适时补品;肠胃湿热的人,应该注意清除肠胃湿热,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羊肉不宜多吃,性热壮阳的狗肉更应尽量不吃;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通常是因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以平时适当运动与休息,舒缓情绪很有帮助。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性的总结,临床并非如此简单,也有虚实夹杂或本虚夹杂等
一、胃寒证
胃寒证多由外来寒邪直接侵犯胃腑,或过食生冷,寒邪停聚胃腑而发病。胃寒证又分胃寒实证和胃寒虚证。
胃寒实证:大多突然起病,腹部受寒或过量进食生果、冷饮导致,表现出胃部突然冷痛,疼痛剧烈,口淡不渴,甚至有头痛,骨节肌肉酸痛,舌质淡,苔白厚。病情轻的,用热水袋外敷,或喝热水、生姜水,或服用加味藿香正气丸即可。若病情较重,则需要用干姜、高良姜、胡椒、花椒、桂枝等以温阳散寒。
胃寒虚证:则常常病情较长,口泛清水或酸水,四肢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大便烂,腹部稍受凉或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发病,舌淡,苔白。表现为胃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剧痛,遇寒加剧,如果用热水敷,则“得温痛减”。胃虚寒证应在用健脾胃药物的基础上加一些温阳的药,如干姜、花椒、胡椒、桂枝等
二、胃热证
胃热(火)证又分胃实热证或虚热证,多因吃了太多辛辣煎炸油腻的食物而成,或因心情抑郁,郁而化火等导致胃热证。
胃实热证:大多表现为胃部疼痛或有灼热感,伴有口臭或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脉滑数。这种情况可以用金银花、石膏、芦根、虎杖、丹皮、栀子、大黄等泻火清热解毒的药物,也可配合牛黄解毒片、三黄片等中成药应急治疗。煲汤时可加用崩大碗、蛇舌草、蒲公英、火炭母等辅助治疗。
胃虚火证:表现为胃部不适,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劳累后或熬夜后加重,口臭,大便干,口干不想喝水,舌淡胖大稍嫩红,脉细数等。虚火时,要养阴清热或益气清热,用生地、石膏、麦冬、太子参、沙参等药物,煲汤时可用生地、麦冬、沙参、五爪龙等。
按照中医的分类方法,胃病主要有三大类: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病、肠胃湿热引起的胃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方法。脾胃虚寒的人,应该采用暖胃的方法,日常做菜时可以多用胡椒、生姜,温补暖胃的羊肉当归汤是很好的适时补品;肠胃湿热的人,应该注意清除肠胃湿热,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羊肉不宜多吃,性热壮阳的狗肉更应尽量不吃;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通常是因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以平时适当运动与休息,舒缓情绪很有帮助。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性的总结,临床并非如此简单,也有虚实夹杂或本虚夹杂等
一、胃寒证
胃寒证多由外来寒邪直接侵犯胃腑,或过食生冷,寒邪停聚胃腑而发病。胃寒证又分胃寒实证和胃寒虚证。
胃寒实证:大多突然起病,腹部受寒或过量进食生果、冷饮导致,表现出胃部突然冷痛,疼痛剧烈,口淡不渴,甚至有头痛,骨节肌肉酸痛,舌质淡,苔白厚。病情轻的,用热水袋外敷,或喝热水、生姜水,或服用加味藿香正气丸即可。若病情较重,则需要用干姜、高良姜、胡椒、花椒、桂枝等以温阳散寒。
胃寒虚证:则常常病情较长,口泛清水或酸水,四肢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大便烂,腹部稍受凉或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发病,舌淡,苔白。表现为胃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剧痛,遇寒加剧,如果用热水敷,则“得温痛减”。胃虚寒证应在用健脾胃药物的基础上加一些温阳的药,如干姜、花椒、胡椒、桂枝等
二、胃热证
胃热(火)证又分胃实热证或虚热证,多因吃了太多辛辣煎炸油腻的食物而成,或因心情抑郁,郁而化火等导致胃热证。
胃实热证:大多表现为胃部疼痛或有灼热感,伴有口臭或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脉滑数。这种情况可以用金银花、石膏、芦根、虎杖、丹皮、栀子、大黄等泻火清热解毒的药物,也可配合牛黄解毒片、三黄片等中成药应急治疗。煲汤时可加用崩大碗、蛇舌草、蒲公英、火炭母等辅助治疗。
胃虚火证:表现为胃部不适,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劳累后或熬夜后加重,口臭,大便干,口干不想喝水,舌淡胖大稍嫩红,脉细数等。虚火时,要养阴清热或益气清热,用生地、石膏、麦冬、太子参、沙参等药物,煲汤时可用生地、麦冬、沙参、五爪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