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旦发烧,作为家长都会比较担心交警,毕竟发烧对宝宝产生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而退热贴其实是很多家庭,会必备的一些退烧用具,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宝宝发烧的时候也不能够随意使用退热贴,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而且尽量选择物理降温的方法。
1、退热贴不能随便贴
退热贴的退热原理主要是通过凝胶内水分汽化时带走局部热量,起到降温作用。这和敷冰毛巾等方法类似,但其使用起来更方便。此外,退热贴中所含的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也有清凉降温作用。由于退热贴降温的速度和幅度是退热贴的核心所在,因此,降温速度过快、幅度过大,都会引起宝宝身体不适。退热贴若有刺激性触感及气味也会引起宝宝不适。
2、退热贴一般适合学龄前儿童使用
但是要注意退热贴的使用误区。比如,退热贴无法解决所有发烧的根本病因,只能够起到物理降温作用,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应及时就医。其二,退热贴的物理特性决定其降温效果良好但过程缓慢,整个降温过程将会持续15分钟到4个小时不等,对于市场上宣传的所谓1分钟降温或者15秒降温的退热贴要持谨慎态度。
3、及早发现宝宝发热很重要
宝宝发热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等到发现的时候,又急于给宝宝退烧。如果能提前感知宝宝发热的症状,对于及时准确地给宝宝退热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确切的。通常用肛表测量小宝宝的直肠温度较确切(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宝宝的腋下或颈部(正常体温为36℃~37℃),测出的直肠温度需减去0.5℃,腋下和颈部温度应加0.5℃,得出的便是宝宝的即时体温数,如此可知宝宝的准确体温和是否发热。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1、退热贴不能随便贴
退热贴的退热原理主要是通过凝胶内水分汽化时带走局部热量,起到降温作用。这和敷冰毛巾等方法类似,但其使用起来更方便。此外,退热贴中所含的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也有清凉降温作用。由于退热贴降温的速度和幅度是退热贴的核心所在,因此,降温速度过快、幅度过大,都会引起宝宝身体不适。退热贴若有刺激性触感及气味也会引起宝宝不适。
2、退热贴一般适合学龄前儿童使用
但是要注意退热贴的使用误区。比如,退热贴无法解决所有发烧的根本病因,只能够起到物理降温作用,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应及时就医。其二,退热贴的物理特性决定其降温效果良好但过程缓慢,整个降温过程将会持续15分钟到4个小时不等,对于市场上宣传的所谓1分钟降温或者15秒降温的退热贴要持谨慎态度。
3、及早发现宝宝发热很重要
宝宝发热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等到发现的时候,又急于给宝宝退烧。如果能提前感知宝宝发热的症状,对于及时准确地给宝宝退热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确切的。通常用肛表测量小宝宝的直肠温度较确切(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宝宝的腋下或颈部(正常体温为36℃~37℃),测出的直肠温度需减去0.5℃,腋下和颈部温度应加0.5℃,得出的便是宝宝的即时体温数,如此可知宝宝的准确体温和是否发热。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