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的症状是令人非常难受的,因为喉咙痛起来的话会使人在吞咽时感受到咽部一股强大的疼痛阻碍感觉,让人们的饮食活动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对于喉咙痛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处理解决,而按摩是解决喉咙痛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就来看看喉咙痛按摩哪里能缓解呢?
1、耳尖穴
治则:清热散风、消肿止痛。
施治:耳尖,顾名思义,穴位在耳尖上。此穴能清热散风、消炎止痛。治眼疾、痄腮、咽喉肿痛、喉痹等。
根据人体经络路线,提耳尖能使耳朵部分充血,减轻喉部压力,促进颌下腺、腮下腺、舌下腺、腺体的分泌,使喉咙湿润,从而缓解疼痛。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和食指相对,分别有节奏第捏提患者左右耳尖穴各36次为一遍,这样反复捏提三四遍,疼痛即可缓解。
2、少商穴
治则:解热利咽、消肿止痛。
施治:少商,别称鬼信。在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此穴能宣肺利咽、解热醒神、治热病、咽喉肿痛、发热、发昏等。
按摩方法:用手拇指指甲和食指偏峰相对,掐压左右手拇指指甲旁的少商穴各36-72次,指力要掌握好,不要掐伤皮肤。
3、鱼际穴
治则:清咽止痛。
施治:鱼际穴,在手大拇指掌骨重点,赤白肉际处。此穴能疏风解表、清热消肿、利咽止痛。治喘咳、咯血、咽痛、喉肿、失音、乳痈、小儿疳积、热病等。
按摩方法:用另一手大拇指肚推揉鱼际处36-72次,然后换手,用同样的手法再推揉其另外一手的鱼际处36-72次,每日1次,可连续推揉3次。
4、太冲穴
治则:泄火化湿、消肿止痛。
施治: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趾骨底之间骨缝凹陷中,是宋代马丹阳治杂病十二穴之一。能泄火化湿、理气行瘀、解郁熄风、消肿止痛、平肝镇静。治热病、惊风、头痛、眼疾、肋痛、咽喉肿痛等。
按摩方法:用手拇指指端推揉左右足背处的太冲穴各36-72次,然后再用拇指肚推擦穴位部一会儿,每天1次,连续施治3-6天即可。
1、耳尖穴
治则:清热散风、消肿止痛。
施治:耳尖,顾名思义,穴位在耳尖上。此穴能清热散风、消炎止痛。治眼疾、痄腮、咽喉肿痛、喉痹等。
根据人体经络路线,提耳尖能使耳朵部分充血,减轻喉部压力,促进颌下腺、腮下腺、舌下腺、腺体的分泌,使喉咙湿润,从而缓解疼痛。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和食指相对,分别有节奏第捏提患者左右耳尖穴各36次为一遍,这样反复捏提三四遍,疼痛即可缓解。
2、少商穴
治则:解热利咽、消肿止痛。
施治:少商,别称鬼信。在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此穴能宣肺利咽、解热醒神、治热病、咽喉肿痛、发热、发昏等。
按摩方法:用手拇指指甲和食指偏峰相对,掐压左右手拇指指甲旁的少商穴各36-72次,指力要掌握好,不要掐伤皮肤。
3、鱼际穴
治则:清咽止痛。
施治:鱼际穴,在手大拇指掌骨重点,赤白肉际处。此穴能疏风解表、清热消肿、利咽止痛。治喘咳、咯血、咽痛、喉肿、失音、乳痈、小儿疳积、热病等。
按摩方法:用另一手大拇指肚推揉鱼际处36-72次,然后换手,用同样的手法再推揉其另外一手的鱼际处36-72次,每日1次,可连续推揉3次。
4、太冲穴
治则:泄火化湿、消肿止痛。
施治: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趾骨底之间骨缝凹陷中,是宋代马丹阳治杂病十二穴之一。能泄火化湿、理气行瘀、解郁熄风、消肿止痛、平肝镇静。治热病、惊风、头痛、眼疾、肋痛、咽喉肿痛等。
按摩方法:用手拇指指端推揉左右足背处的太冲穴各36-72次,然后再用拇指肚推擦穴位部一会儿,每天1次,连续施治3-6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