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抵抗能力本身就是比较差的,如果不太注意的话就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比如说咳嗽,不过咳嗽这种情况也是分为不同类型的,不同的咳嗽就需要采取不一样的治疗措施,但是很多的人都不太能够分的清宝宝热咳和寒咳的区别,这两种情况基本上都是在春秋季节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在发生之后就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寒咳: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两季。
热咳:风热犯肺,入里化热,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以夏秋较多见。
2、表现
寒咳: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热咳: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
3、食疗
寒咳:生姜3片,大米30克。将生姜洗净,切碎,同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暖脾胃,散风寒,利肺气。
热咳: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化痰止咳,清热宣肺。
小儿寒咳和热咳的治疗与护理
寒咳:当以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三拗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杏仁、荆芥、前胡、桔梗、苏子、法夏、陈皮、桂枝、百部、白前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可选用杏苏止咳糖浆、小青龙口服液等。
护理: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当,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注意空气消毒,室内禁止吸烟,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注意观察天气变化,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在空调房间时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受凉而加重咳嗽。不要喝饮料,夏季尤其注意不要贪凉饮冷。
热咳: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石膏10克,桑叶、菊花、杏仁、前胡、连翘、大力子、贝母、桔梗、竹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寒咳: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两季。
热咳:风热犯肺,入里化热,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以夏秋较多见。
2、表现
寒咳: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热咳: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
3、食疗
寒咳:生姜3片,大米30克。将生姜洗净,切碎,同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暖脾胃,散风寒,利肺气。
热咳: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化痰止咳,清热宣肺。
小儿寒咳和热咳的治疗与护理
寒咳:当以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三拗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杏仁、荆芥、前胡、桔梗、苏子、法夏、陈皮、桂枝、百部、白前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可选用杏苏止咳糖浆、小青龙口服液等。
护理: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当,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注意空气消毒,室内禁止吸烟,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注意观察天气变化,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在空调房间时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受凉而加重咳嗽。不要喝饮料,夏季尤其注意不要贪凉饮冷。
热咳: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石膏10克,桑叶、菊花、杏仁、前胡、连翘、大力子、贝母、桔梗、竹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