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眼部肌肉的病变,大多单眼发病,新生儿多发,在新生儿的双眼视觉反射完全建立之前,临床表现为患眼的上斜视和代偿头位,一般对视力不大,因此容易被忽视,或者因斜颈就诊容易被误诊为外科斜颈,从而错误治疗,延误病情。一旦确诊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应该立即进行手术,不可耽误。
手术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常表现为其拮抗肌——患眼的下斜肌功能亢进
,随着病程的进展其配偶肌——健眼的下直肌功能也表现亢进,手术方法很多,如:麻痹肌加强术、直接拮抗肌减弱术、配偶肌减弱术等,我们选择患眼拮抗肌下斜肌功能减弱术——下斜肌切断术和下斜肌前转位术,合肥普瑞眼科医院提醒您必要时配合减弱健眼下直肌功能的手术。下斜肌切断术操作简单易行、有效,垂直斜度在10~15采用下斜肌切断术,合并分离性垂直性偏斜的患者选用下斜肌前转位术,此手术可矫正斜度15~25,下斜肌前转位术是把下斜肌的上转作用转变为下转作用,因而减弱作用更为明显,合并水平斜视时联合水平肌退后或缩短术,25以上大斜度患者除患眼下斜肌切断外联合健眼下直肌退后术,效果较为满意,将下直肌退后4~5mm并不影响
下睑的正常高度,眼睑闭合良好,一般情况下不选用上斜肌加强手术,因上斜肌加强术术后容易出现手术性布郎征,远期效果欠稳定。通过手术82.6%的患者代偿头位消失,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早期手术不但改善眼位,使代偿头位消失,又可恢复一定的双眼视觉功能。
注意事项
一、要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二、玩具要多角度悬挂。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三、注意增加宝宝眼球转动的频率。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四、小宝宝都有点"斗鸡眼"。发育正常的婴儿,在6个月以后,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增强,就不会再出现斜视;如果在6个月以后仍然没有好转,就要及时请医生检查;有的孩子远看时正常,近看时又成了"斗鸡眼",这可能是远视眼引起的,也需要及时治疗。
手术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常表现为其拮抗肌——患眼的下斜肌功能亢进
,随着病程的进展其配偶肌——健眼的下直肌功能也表现亢进,手术方法很多,如:麻痹肌加强术、直接拮抗肌减弱术、配偶肌减弱术等,我们选择患眼拮抗肌下斜肌功能减弱术——下斜肌切断术和下斜肌前转位术,合肥普瑞眼科医院提醒您必要时配合减弱健眼下直肌功能的手术。下斜肌切断术操作简单易行、有效,垂直斜度在10~15采用下斜肌切断术,合并分离性垂直性偏斜的患者选用下斜肌前转位术,此手术可矫正斜度15~25,下斜肌前转位术是把下斜肌的上转作用转变为下转作用,因而减弱作用更为明显,合并水平斜视时联合水平肌退后或缩短术,25以上大斜度患者除患眼下斜肌切断外联合健眼下直肌退后术,效果较为满意,将下直肌退后4~5mm并不影响
下睑的正常高度,眼睑闭合良好,一般情况下不选用上斜肌加强手术,因上斜肌加强术术后容易出现手术性布郎征,远期效果欠稳定。通过手术82.6%的患者代偿头位消失,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早期手术不但改善眼位,使代偿头位消失,又可恢复一定的双眼视觉功能。
注意事项
一、要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二、玩具要多角度悬挂。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三、注意增加宝宝眼球转动的频率。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四、小宝宝都有点"斗鸡眼"。发育正常的婴儿,在6个月以后,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增强,就不会再出现斜视;如果在6个月以后仍然没有好转,就要及时请医生检查;有的孩子远看时正常,近看时又成了"斗鸡眼",这可能是远视眼引起的,也需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