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当中,通常在医院需要做的检查就是风湿三项,那么风湿三项能排除什么病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通过下文中关于风湿以及风湿三项的详细介绍来具体了解一下吧。在这里需要提示大家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严格参照风湿三项的各类因素而进行诊断。
人们平常说的风湿三项指的是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
【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范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检查介绍:血液加抗凝剂后,置于特制的玻璃管中,测定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临床意义: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年幼小儿,60岁以上老人.
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炎症,贫血,恶性肿瘤,大面积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心肌梗死,手术创伤等),严重肾病,高胆固醇,高球蛋白血症,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等.
在类风湿里面,类风湿轻度活动时20~40mm/1h;中年活动度40~80mm/1h;高度活动时>80mm/1h.
【类风湿因子(RF)】正常范围:胶乳凝集试验RF<20IU.
检查介绍:是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疾病病人血清中出现的抗人变性免疫球蛋白的自身抗体.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结缔组织病(如干燥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慢性肝炎病人及老年人等也增高.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正常范围:ASO<400U
检查介绍:简称抗“0”或ASO试验.链球菌溶血素是溶血性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之一.
临床意义:①抗“O”值超过400单位,提示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因此,凡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猩红热,丹毒,急性肾炎等)会使抗“O”值增高.由于抗“0”与血沉的变化均无特异性,即使病人抗“0”,血沉都增加情况下,对活动性风湿病的诊断,仍应结合临床表现来考虑。
人们平常说的风湿三项指的是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
【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范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检查介绍:血液加抗凝剂后,置于特制的玻璃管中,测定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临床意义: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年幼小儿,60岁以上老人.
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炎症,贫血,恶性肿瘤,大面积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心肌梗死,手术创伤等),严重肾病,高胆固醇,高球蛋白血症,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等.
在类风湿里面,类风湿轻度活动时20~40mm/1h;中年活动度40~80mm/1h;高度活动时>80mm/1h.
【类风湿因子(RF)】正常范围:胶乳凝集试验RF<20IU.
检查介绍:是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疾病病人血清中出现的抗人变性免疫球蛋白的自身抗体.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结缔组织病(如干燥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慢性肝炎病人及老年人等也增高.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正常范围:ASO<400U
检查介绍:简称抗“0”或ASO试验.链球菌溶血素是溶血性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之一.
临床意义:①抗“O”值超过400单位,提示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因此,凡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猩红热,丹毒,急性肾炎等)会使抗“O”值增高.由于抗“0”与血沉的变化均无特异性,即使病人抗“0”,血沉都增加情况下,对活动性风湿病的诊断,仍应结合临床表现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