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地龙属于一种常见的植物,这种植物在地面上横行,所以才会被人们有这样的名字称呼,因为外形比较奇特,其中有很丰富的药用价值,不仅仅可以作为观赏植物,而且在平时还有生态的作用,非常受人欢迎,不过大家需要注意像这种草药也是不能随便乱用的。
一、植物学特征
根状茎:串地龙的根状茎在地表(约15cm)横走、木质、多分枝,茎上有多数芽苞(休眠芽),外皮黄褐色,易形成片状剥离。茎左旋、细长可达数米,常缠绕于其它伴生植物上。叶:单叶互生,呈掌状心形,边缘常具3~7条浅(或中深)裂。雌雄异株,雄株地下茎品质好,产量高,不结种子,花常为2~4朵簇生;雌株花为穗状花序,着生于中腋中,花经授精后方可结实。蒴果具三翅,成熟为黄褐色。花期为6~8月,果期为8~10月。
二、生物学特性
串地龙常野生于台地,即丘陵、山坡和林边的灌木丛或草丛中,适应性很强,耐严寒(地下根茎贮存营养,芽进行休眠)、耐干旱(成令植株在松土中正常生长),不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生长为最好。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生长初期要求温度稍低在8~20℃;开花期要求温度较高应在20~25℃(可利用提高温度增加采种量);休眠时要求较低的温度。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在50%左右,适宜发芽的温度为20~25℃,有足够的温度时20~30天即可出苗。但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则种子很难发芽。
三、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应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黑土,缓坡地或台地种植为好。整地时,每亩施有机肥(最好是厩肥)3000~4000公斤做为基肥,旋耕、耕深20~25cm,耙细后整平作床,床宽1.2m~1.5m,高15cm,床与床之间留20~25cm过道(地渗水的可浅些,不透水的可深些)。
2、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种子繁殖(需5年方可采收),另一种是根茎繁殖(3年即可采收),以根茎繁殖为主。
2.1种子繁殖:秋季将采收的野生成熟种子,用细河沙按1:1混合均匀,放于10℃以下的地方处理20天,于春季4月中下旬开始苗床播种。播前用筛子将种子筛出后用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时,条播。
一、植物学特征
根状茎:串地龙的根状茎在地表(约15cm)横走、木质、多分枝,茎上有多数芽苞(休眠芽),外皮黄褐色,易形成片状剥离。茎左旋、细长可达数米,常缠绕于其它伴生植物上。叶:单叶互生,呈掌状心形,边缘常具3~7条浅(或中深)裂。雌雄异株,雄株地下茎品质好,产量高,不结种子,花常为2~4朵簇生;雌株花为穗状花序,着生于中腋中,花经授精后方可结实。蒴果具三翅,成熟为黄褐色。花期为6~8月,果期为8~10月。
二、生物学特性
串地龙常野生于台地,即丘陵、山坡和林边的灌木丛或草丛中,适应性很强,耐严寒(地下根茎贮存营养,芽进行休眠)、耐干旱(成令植株在松土中正常生长),不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生长为最好。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生长初期要求温度稍低在8~20℃;开花期要求温度较高应在20~25℃(可利用提高温度增加采种量);休眠时要求较低的温度。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在50%左右,适宜发芽的温度为20~25℃,有足够的温度时20~30天即可出苗。但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则种子很难发芽。
三、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应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黑土,缓坡地或台地种植为好。整地时,每亩施有机肥(最好是厩肥)3000~4000公斤做为基肥,旋耕、耕深20~25cm,耙细后整平作床,床宽1.2m~1.5m,高15cm,床与床之间留20~25cm过道(地渗水的可浅些,不透水的可深些)。
2、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种子繁殖(需5年方可采收),另一种是根茎繁殖(3年即可采收),以根茎繁殖为主。
2.1种子繁殖:秋季将采收的野生成熟种子,用细河沙按1:1混合均匀,放于10℃以下的地方处理20天,于春季4月中下旬开始苗床播种。播前用筛子将种子筛出后用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时,条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