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刚当上宝妈的妈咪们在产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尿频尿急或遗尿,这种情况往往会在产后三个月至六个月时才会有所改善并全愈。若持续一年以上都还存在这种症状,那很可能是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由于怀孕和产后骨盆底肌肉受到创伤,使得膀胱括约肌收紧能力受损,当膀胱受到压迫时,就会出现尿频尿急或遗尿现象。
一、产后尿频的原因
1.肌肉、神经线受创
怀孕期间,子宫会不断胀大而压着膀胱和骨盆底肌肉,令产前出现小便问题。而怀孕和生产的过程中,盆腔中的骨盆底肌肉和神经线有机会因过度拉扯而受创,继而变得松弛,因而令产后出现尿频的风险增加。
2.心理压力影响
产后直至子官回复至怀孕前状态大慨需要6星期,不少妇女在产后6星期,会因为伤口痛楚而影响小便,如害怕小便刺激伤口,增加痛楚,形成心理压力,妇女尿急同时又害怕之间的心理矛盾,令小便问题加剧。
3.饮用大量液体
孕妇产后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如因喂哺母乳而每天饮用大量汤水,她们去小便的次数当然会较频密。
二、如何定断尿频
一般情况下,少于半小时需上厕所一次,又或经常感到尿急,但小便量却很少属于不正常现象,如情况持续的话,建议向医生求医。膀胱的运作机制是当膀胱装满小便时,会将讯息传至大脑通知身体排放,一般人可短时间“忍小便”,但如病态性尿急的话,去小便的迫切性会增加。而产后出现此情况较多,亦有可能与膀胱肌肉过度活跃有关。大部份妇女在产后1年内会慢慢好起来,但情况因人而异。
三、预防及解决方法
1.避免饮用茶、咖啡、有气、甜味等饮料,以免进一步刺激膀胱。
2.尿急时多忍数分钟,训练膀胱肌肉,改善小便频密情况。
3.使用护垫减少尴尬情况,但需频密更换以保持卫生。
4.定时小便,避免身体感到尿急而有失禁的危机。
5.养成规律习惯,于喂哺前去小便,以免喂哺途中因尿急而造成不便。
6.产前产后进行骨盆底肌肉运动。
7.重复练习“忍小便”的动作。每次收紧肌肉约10秒,然后放松。10次为一组,于早、午、晚各做1组,适应后可增加训练次数。
.
一、产后尿频的原因
1.肌肉、神经线受创
怀孕期间,子宫会不断胀大而压着膀胱和骨盆底肌肉,令产前出现小便问题。而怀孕和生产的过程中,盆腔中的骨盆底肌肉和神经线有机会因过度拉扯而受创,继而变得松弛,因而令产后出现尿频的风险增加。
2.心理压力影响
产后直至子官回复至怀孕前状态大慨需要6星期,不少妇女在产后6星期,会因为伤口痛楚而影响小便,如害怕小便刺激伤口,增加痛楚,形成心理压力,妇女尿急同时又害怕之间的心理矛盾,令小便问题加剧。
3.饮用大量液体
孕妇产后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如因喂哺母乳而每天饮用大量汤水,她们去小便的次数当然会较频密。
二、如何定断尿频
一般情况下,少于半小时需上厕所一次,又或经常感到尿急,但小便量却很少属于不正常现象,如情况持续的话,建议向医生求医。膀胱的运作机制是当膀胱装满小便时,会将讯息传至大脑通知身体排放,一般人可短时间“忍小便”,但如病态性尿急的话,去小便的迫切性会增加。而产后出现此情况较多,亦有可能与膀胱肌肉过度活跃有关。大部份妇女在产后1年内会慢慢好起来,但情况因人而异。
三、预防及解决方法
1.避免饮用茶、咖啡、有气、甜味等饮料,以免进一步刺激膀胱。
2.尿急时多忍数分钟,训练膀胱肌肉,改善小便频密情况。
3.使用护垫减少尴尬情况,但需频密更换以保持卫生。
4.定时小便,避免身体感到尿急而有失禁的危机。
5.养成规律习惯,于喂哺前去小便,以免喂哺途中因尿急而造成不便。
6.产前产后进行骨盆底肌肉运动。
7.重复练习“忍小便”的动作。每次收紧肌肉约10秒,然后放松。10次为一组,于早、午、晚各做1组,适应后可增加训练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