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肾方面的疾病,自古以来都有病人一直发生,而不管是那一个名义,对于治疗肾这方面都有一些自己的方法,早就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就记录一些治疗肾病的药方,这些药方在治疗市面上都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那本草纲目治肾病都有哪些药方呢?
益气化瘀补肾汤
[组成]生黄芪30克,仙灵脾20克,石苇15克,熟附子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全当归10克,川续继10克,怀牛膝10克。
[功能]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
[主治]慢性肾炎日久,肾气亏虚,络脉瘀滞,气化不行,水湿潴留,肾功损害,缠绵不愈者。
[用法]须用益母草90-120克煎汤代水煎药,日一剂,早晚分服。
[方解]慢性肾炎的病因较为复杂,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发病之诱因,而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构成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疗上当标本两顾,补泻并举,益气化瘀,通腑泄浊,庶可奏功。故以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为法治之,拟制“益气化瘀补肾汤”。方中黄芪甘温,专司益气培本,促进血液循环,且能利水;仙灵脾辛甘性温,功补肾阳,祛风湿;附子辛热,补阳益火、温中焦,暧下元,在慢性肾炎全过程中,脾肾阳虚是主要证型,而黄芪、仙灵脾、附子是关键药物,除舌质红绛、湿热炽盛者外,均应选作主药,附子、仙灵脾除温肾外,还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石苇甘苦性平,功专利水通淋,且能消除肾小球之病,有抑制过亢卫气之功;川芎辛温,为活血理气之要药;红花辛温,活血破瘀生新,且有降压之功;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且有利尿之效;川续断苦温、利水、消肿。益母草用大剂量时,有明显的活血利水作用,且能消除尿中之蛋白,屡试不爽
[加减]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各型慢性肾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出现严重蛋白尿者,去黄芪、红花、加连翘18克、漏芦18克、巴葜18克、地鳖虫9克、鱼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蝉衣4.5克;各型慢性肾炎以肾功能低下为主者,加炮山甲片7.5克;临床辨证为阳虚,加肉桂4克、鹿角霜10克、巴戟天10克;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5克、龟板15克、枸杞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脾虚者,加党参15克、白术15克、怀山药20克、苡米仁30克;尿蛋白增高者,加金樱子12克、芡实15克、益智仁12克;浮肿明显并伴高血压者,加水蛭1.5克(研末装入胶囊早晚分吞)以化瘀利水;血压高者,去川芎,加桑寄生30克、广地龙15克;血尿者,加琥珀3克(研末分早晚吞服)、茅根30克;尿少且短涩者,加蟋蟀18克、沉香4.5克(共研末入胶囊,每服6粒,一日三次)有较好的利尿之功;血胆固醇高者,加泽泻15克、生山楂20克;尿中颗粒、透明管型多者,加熟地黄20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5克;非蛋白氮及肝酐明显升高者,加生大黄10-20克、丹皮12克、六月雪30克、扦扦活30克,并配合中药煎液灌肠;浊阴上泛而出现呕吐、眩晕,病情危笃,服药困难者,改用生大黄10-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六月雪30克、丹参18克、生牡蛎30克等,煎成200毫升作保留灌肠,每日二次,并配以“醒脑静”治之。
益气化瘀补肾汤
[组成]生黄芪30克,仙灵脾20克,石苇15克,熟附子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全当归10克,川续继10克,怀牛膝10克。
[功能]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
[主治]慢性肾炎日久,肾气亏虚,络脉瘀滞,气化不行,水湿潴留,肾功损害,缠绵不愈者。
[用法]须用益母草90-120克煎汤代水煎药,日一剂,早晚分服。
[方解]慢性肾炎的病因较为复杂,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发病之诱因,而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构成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疗上当标本两顾,补泻并举,益气化瘀,通腑泄浊,庶可奏功。故以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为法治之,拟制“益气化瘀补肾汤”。方中黄芪甘温,专司益气培本,促进血液循环,且能利水;仙灵脾辛甘性温,功补肾阳,祛风湿;附子辛热,补阳益火、温中焦,暧下元,在慢性肾炎全过程中,脾肾阳虚是主要证型,而黄芪、仙灵脾、附子是关键药物,除舌质红绛、湿热炽盛者外,均应选作主药,附子、仙灵脾除温肾外,还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石苇甘苦性平,功专利水通淋,且能消除肾小球之病,有抑制过亢卫气之功;川芎辛温,为活血理气之要药;红花辛温,活血破瘀生新,且有降压之功;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且有利尿之效;川续断苦温、利水、消肿。益母草用大剂量时,有明显的活血利水作用,且能消除尿中之蛋白,屡试不爽
[加减]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各型慢性肾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出现严重蛋白尿者,去黄芪、红花、加连翘18克、漏芦18克、巴葜18克、地鳖虫9克、鱼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蝉衣4.5克;各型慢性肾炎以肾功能低下为主者,加炮山甲片7.5克;临床辨证为阳虚,加肉桂4克、鹿角霜10克、巴戟天10克;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5克、龟板15克、枸杞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脾虚者,加党参15克、白术15克、怀山药20克、苡米仁30克;尿蛋白增高者,加金樱子12克、芡实15克、益智仁12克;浮肿明显并伴高血压者,加水蛭1.5克(研末装入胶囊早晚分吞)以化瘀利水;血压高者,去川芎,加桑寄生30克、广地龙15克;血尿者,加琥珀3克(研末分早晚吞服)、茅根30克;尿少且短涩者,加蟋蟀18克、沉香4.5克(共研末入胶囊,每服6粒,一日三次)有较好的利尿之功;血胆固醇高者,加泽泻15克、生山楂20克;尿中颗粒、透明管型多者,加熟地黄20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5克;非蛋白氮及肝酐明显升高者,加生大黄10-20克、丹皮12克、六月雪30克、扦扦活30克,并配合中药煎液灌肠;浊阴上泛而出现呕吐、眩晕,病情危笃,服药困难者,改用生大黄10-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六月雪30克、丹参18克、生牡蛎30克等,煎成200毫升作保留灌肠,每日二次,并配以“醒脑静”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