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积液又叫作硬膜下水瘤,多是由于人体遭遇外伤后于硬膜下腔出现的脑脊液积聚所致。一般头部外伤比较常见。这种疾病可通过医院影像学检查即可进行确诊。CT往往表现为额颞顶部出现新月状低密度区,常进入纵裂前部,脑组织受压后硬膜下出现积液。硬膜下积液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常发生于大脑一侧或两侧额颞部位。
一、定义
硬膜下积液占颅脑外伤的0.5%~1%,常发生于一侧或两侧额颞部,以双侧额部为多见。硬膜下积液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急性少见,在数小时内形成,慢性者可有包膜。
二、形成原因
脑的表面由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对脑起支持作用。脑脊液由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分布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对脑具有营养、缓冲震动、调节颅内压和保护作用。而硬模下积液正是由于脑脊液进入硬膜下腔而形成。
三、病情特点
1、积液多发生于枕部着地,入院时GCS3-12分的原发性颅脑损伤患者。
2、大部分患者合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以额颞叶脑挫裂伤为多见。
3、积液部位多在幕上额颞区或波及邻近部位,多发生受力对冲部位,发生于幕下者极少见。
4、原发性颅脑损伤较轻者,伤后可无或仅有短暂意识障碍,随着积液的增多而出现昏迷或意识障碍加深。
四、分型表现
1、消退型:青壮年多见,一般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或仅在早期有轻度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以后逐渐好转,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可以用蛛网膜破裂学说解释,即头部外伤时,外侧裂、视交叉区与蝶骨嵴紧密粘连的蛛网膜撕裂,导致脑脊液流出积聚在硬膜下腔,以后被逐渐吸收减少。
2、稳定型:以老年人占多数,大多患者以头昏、头晕、恶心、呕吐、欣快、淡漠、抑郁、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一般无硬膜下积液相关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长期观察此型可转变为消退型或演变型。
3、进展型:小儿多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可有轻偏瘫、失语、精神异常,婴幼儿可有类似脑积水表现,若合并脑实质损伤,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病理征。
4、演变型:临床特点为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10岁以下小儿或60岁以上的老人,这可能与小儿、老人的硬膜下腔较大有关。常发生在积液后22—100天内,保守治疗过程中,积液可转变为水瘤,包膜形成后发生包膜出血而导致慢性血肿。
一、定义
硬膜下积液占颅脑外伤的0.5%~1%,常发生于一侧或两侧额颞部,以双侧额部为多见。硬膜下积液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急性少见,在数小时内形成,慢性者可有包膜。
二、形成原因
脑的表面由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对脑起支持作用。脑脊液由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分布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对脑具有营养、缓冲震动、调节颅内压和保护作用。而硬模下积液正是由于脑脊液进入硬膜下腔而形成。
三、病情特点
1、积液多发生于枕部着地,入院时GCS3-12分的原发性颅脑损伤患者。
2、大部分患者合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以额颞叶脑挫裂伤为多见。
3、积液部位多在幕上额颞区或波及邻近部位,多发生受力对冲部位,发生于幕下者极少见。
4、原发性颅脑损伤较轻者,伤后可无或仅有短暂意识障碍,随着积液的增多而出现昏迷或意识障碍加深。
四、分型表现
1、消退型:青壮年多见,一般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或仅在早期有轻度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以后逐渐好转,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可以用蛛网膜破裂学说解释,即头部外伤时,外侧裂、视交叉区与蝶骨嵴紧密粘连的蛛网膜撕裂,导致脑脊液流出积聚在硬膜下腔,以后被逐渐吸收减少。
2、稳定型:以老年人占多数,大多患者以头昏、头晕、恶心、呕吐、欣快、淡漠、抑郁、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一般无硬膜下积液相关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长期观察此型可转变为消退型或演变型。
3、进展型:小儿多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可有轻偏瘫、失语、精神异常,婴幼儿可有类似脑积水表现,若合并脑实质损伤,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病理征。
4、演变型:临床特点为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10岁以下小儿或60岁以上的老人,这可能与小儿、老人的硬膜下腔较大有关。常发生在积液后22—100天内,保守治疗过程中,积液可转变为水瘤,包膜形成后发生包膜出血而导致慢性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