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身体贫血是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情况,而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很多种,缺铁性贫血也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是由于身体缺乏大量的铁质所以引起的一种疾病,而身体长期缺铁性重度贫血就会容易导致一些并发症,容易导致出现肠胃疾病,或者是便秘等症状。
缺铁性重度贫血并发症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易感染,常并发有口角炎、舌炎、口腔溃疡、便稀或便秘、胃肠胀气、末梢神经炎等,严重长期贫血可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引发贫血性心脏病和颅内高压。小儿缺铁性贫血常见皮肤黏膜逐见苍白,以唇、口腔黏及甲床最明显。年长儿常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缺铁性贫血还会引起头晕乏力、脸色苍白、心悸怕冷等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症状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的含铁蛋白质,其中铁的数量约占人体总含铁量的70—80%。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即是血红蛋白。
红细胞运送氧的工作,便是靠血红蛋白来完成的。铁是一种变价元素,有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铁三种。由于铁从一种价态变为另一种价态时,需要消耗(或放出)的能量极少,因而是血液中氧的良好载体。当血液进入肺部后,红细胞中的铁与新鲜氧相结合,铁便由低价变为高价;当血液进入到身体其他部位时,红细胞中的铁,则由高价变为低价,并释放出氧。
此时,主要症状表现为:
①由于供氧不足,体内的血液更多地流向重要脏器,而那些暂时影响不大的脏器,例如皮肤、粘膜等的血管则开始收缩。于是常会出现皮肤、眼睑内粘膜等变白。这种现象在口唇、指甲和耳垂等部分尤为明显。②由于无法供给细胞足够的氧,从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乏力、易疲劳、食欲减退以及嗜睡等。
③缺铁性贫血还容易造成脑内缺氧,影响正常思维,使思考能力变差、健忘以及经常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对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还会直接影响到脑和身体的正常发育。此外,缺铁还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的利用,损害人体的免疫机制,导致无机盐和维生素代谢的紊乱,使铅滞留,镁、钴、锌的吸收量增加,血液内维生素C的含量减少,血小板的数目增多。也会引起体内药物作用和代谢的变比,使尿中的琥珀酸和酮体的排泄量增加。
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3~5克,其中除了70~80%是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红细胞中外,约10%分布在肌肉和其他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为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15~20%。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为血浆铁,数量约为3毫克。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1/120。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骨髓产生出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一天之内,人体中破坏和产生的红细胞数,可达100亿个左右,但人与人之间有一定差异。
缺铁性重度贫血并发症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易感染,常并发有口角炎、舌炎、口腔溃疡、便稀或便秘、胃肠胀气、末梢神经炎等,严重长期贫血可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引发贫血性心脏病和颅内高压。小儿缺铁性贫血常见皮肤黏膜逐见苍白,以唇、口腔黏及甲床最明显。年长儿常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缺铁性贫血还会引起头晕乏力、脸色苍白、心悸怕冷等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症状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的含铁蛋白质,其中铁的数量约占人体总含铁量的70—80%。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即是血红蛋白。
红细胞运送氧的工作,便是靠血红蛋白来完成的。铁是一种变价元素,有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铁三种。由于铁从一种价态变为另一种价态时,需要消耗(或放出)的能量极少,因而是血液中氧的良好载体。当血液进入肺部后,红细胞中的铁与新鲜氧相结合,铁便由低价变为高价;当血液进入到身体其他部位时,红细胞中的铁,则由高价变为低价,并释放出氧。
此时,主要症状表现为:
①由于供氧不足,体内的血液更多地流向重要脏器,而那些暂时影响不大的脏器,例如皮肤、粘膜等的血管则开始收缩。于是常会出现皮肤、眼睑内粘膜等变白。这种现象在口唇、指甲和耳垂等部分尤为明显。②由于无法供给细胞足够的氧,从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乏力、易疲劳、食欲减退以及嗜睡等。
③缺铁性贫血还容易造成脑内缺氧,影响正常思维,使思考能力变差、健忘以及经常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对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还会直接影响到脑和身体的正常发育。此外,缺铁还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的利用,损害人体的免疫机制,导致无机盐和维生素代谢的紊乱,使铅滞留,镁、钴、锌的吸收量增加,血液内维生素C的含量减少,血小板的数目增多。也会引起体内药物作用和代谢的变比,使尿中的琥珀酸和酮体的排泄量增加。
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3~5克,其中除了70~80%是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红细胞中外,约10%分布在肌肉和其他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为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15~20%。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为血浆铁,数量约为3毫克。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1/120。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骨髓产生出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一天之内,人体中破坏和产生的红细胞数,可达100亿个左右,但人与人之间有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