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中,根据人体的不同状态,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体质,阴寒体质也就是寒性体质最容易出现,特点是怕冷、脸色苍白,女人寒性体质月经容易出现紊乱,我们要对阴寒体质的症状有所了解,在发现类似情况的时候,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阴寒体质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看看吧。
寒性体质的人常出现体内阴气过剩、寒从内生的一种表现,常见面色苍白,口唇色淡,怕冷怕风,手脚冷痛,喜暖,喜进热饮、热食,常腹泻、月经迟来,舌淡苔白,脉紧或迟,发病时同时并见寒凝脏腑经脉的相应病变而见不同症状。发病倾向:易患各种痛症如腹痛、痛经、关节痛等,耐热不耐寒。
辨证施治
1.寒凝心脉
证候: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甚则胸痛如绞,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多因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舌苔薄白,脉沉紧。治则:温通心阳。主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常用药:桂枝、细辛、当归、薤白、瓜蒌、白芍药、枳实、厚朴、大枣等。
2.寒邪犯肺
证候:咳嗽,咳痰色稀白,口不渴、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则:温肺散寒。主方:华盖散。常用药:麻黄、桑白皮、杏仁、紫苏子、陈皮、茯苓等。
3.寒凝肝脉
证候:少腹拘急冷痛,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治则:温肝散寒、行气止痛。主方:暖肝煎。常用药:肉桂、茯苓、当归、乌药、枸杞、沉香、生姜、小茴香等;
4.寒凝胃肠
证候:腹中冷痛,得热则减,因外感寒邪或进寒凉菜饮食加剧,呃逆呕吐,食少,大便溏薄,肠鸣,舌质淡苔白,脉沉紧。治则:温里散寒。主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常用药:紫苏叶、香附、高良姜、陈皮、大枣、丁香等;
5.寒滞经脉
证候:四肢关节疼痛,痛甚部位固定,遇寒痛甚,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冷感,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则:散寒通络。主方:乌头汤。常用药:制川乌、当归、细辛、附子、桂枝、干姜、黄芪等;
6.寒凝胞宫
证候:经期延长,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苔白,脉沉紧。治则:温经散寒。主方:温经汤。常用药:当归、川芎、补骨脂、牛膝、白芍、肉桂、莪术、附子、桂枝、艾叶等。
寒凝心脉发作期属急证,患者应立即含服麝香保心丸或苏合香丸等芳香温通制剂,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体质者常伴阳气不足,阳气不能振奋,鼓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平素适当用温通行气补气之药品:如肉桂、干姜、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苏合香油等,用桂枝、干姜、吴茱萸、红花、当归、细辛等温通活血通络中药煎汤至2000ml泡脚,水温在40℃上下,20~40分钟。
寒性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温中散寒。
预防保健
1.寒性体质的人平素饮食调理宜多吃令身体温暖的食物:①粮食类的面粉、高粱、糯米等;②肉类的羊肉、鸡肉、狗肉、公鸡等;③菜类的韭菜、芥菜、香菜、南瓜等;坚果类的核桃、松子、腰果、花生;④水果类的龙眼、花生、大枣、核桃、桑椹等;熟萝卜、白菜、芹菜、青菜也要适当吃些,以免进补过度而上火。青菜可用热性调料如:生姜、大蒜、胡椒同炒。黄芪、枸杞可以作为炖菜煲汤的配料。
2.适量运动,避免受风寒之邪,选择瑜伽、太极拳、五禽戏等活动。生活起居有规律,戒烟酒,舒情志、少烦忧。
寒性体质的人常出现体内阴气过剩、寒从内生的一种表现,常见面色苍白,口唇色淡,怕冷怕风,手脚冷痛,喜暖,喜进热饮、热食,常腹泻、月经迟来,舌淡苔白,脉紧或迟,发病时同时并见寒凝脏腑经脉的相应病变而见不同症状。发病倾向:易患各种痛症如腹痛、痛经、关节痛等,耐热不耐寒。
辨证施治
1.寒凝心脉
证候: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甚则胸痛如绞,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多因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舌苔薄白,脉沉紧。治则:温通心阳。主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常用药:桂枝、细辛、当归、薤白、瓜蒌、白芍药、枳实、厚朴、大枣等。
2.寒邪犯肺
证候:咳嗽,咳痰色稀白,口不渴、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则:温肺散寒。主方:华盖散。常用药:麻黄、桑白皮、杏仁、紫苏子、陈皮、茯苓等。
3.寒凝肝脉
证候:少腹拘急冷痛,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治则:温肝散寒、行气止痛。主方:暖肝煎。常用药:肉桂、茯苓、当归、乌药、枸杞、沉香、生姜、小茴香等;
4.寒凝胃肠
证候:腹中冷痛,得热则减,因外感寒邪或进寒凉菜饮食加剧,呃逆呕吐,食少,大便溏薄,肠鸣,舌质淡苔白,脉沉紧。治则:温里散寒。主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常用药:紫苏叶、香附、高良姜、陈皮、大枣、丁香等;
5.寒滞经脉
证候:四肢关节疼痛,痛甚部位固定,遇寒痛甚,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冷感,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则:散寒通络。主方:乌头汤。常用药:制川乌、当归、细辛、附子、桂枝、干姜、黄芪等;
6.寒凝胞宫
证候:经期延长,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苔白,脉沉紧。治则:温经散寒。主方:温经汤。常用药:当归、川芎、补骨脂、牛膝、白芍、肉桂、莪术、附子、桂枝、艾叶等。
寒凝心脉发作期属急证,患者应立即含服麝香保心丸或苏合香丸等芳香温通制剂,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体质者常伴阳气不足,阳气不能振奋,鼓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平素适当用温通行气补气之药品:如肉桂、干姜、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苏合香油等,用桂枝、干姜、吴茱萸、红花、当归、细辛等温通活血通络中药煎汤至2000ml泡脚,水温在40℃上下,20~40分钟。
寒性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温中散寒。
预防保健
1.寒性体质的人平素饮食调理宜多吃令身体温暖的食物:①粮食类的面粉、高粱、糯米等;②肉类的羊肉、鸡肉、狗肉、公鸡等;③菜类的韭菜、芥菜、香菜、南瓜等;坚果类的核桃、松子、腰果、花生;④水果类的龙眼、花生、大枣、核桃、桑椹等;熟萝卜、白菜、芹菜、青菜也要适当吃些,以免进补过度而上火。青菜可用热性调料如:生姜、大蒜、胡椒同炒。黄芪、枸杞可以作为炖菜煲汤的配料。
2.适量运动,避免受风寒之邪,选择瑜伽、太极拳、五禽戏等活动。生活起居有规律,戒烟酒,舒情志、少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