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健康
胃间质瘤免疫组化
2020年07月01日
众所周知胃间质瘤免疫组化属于消化系统肿瘤,数据显示胃间质瘤免疫组化是威胁国人身体健康的主要胃肠疾病之一。胃间质瘤免疫组化的可怕之处在于很难通过传统的诊断方法及时发现此种病症,因而极易延误最佳治疗。那么究竟什么胃间质瘤免疫组化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由于该肿瘤细胞大多为未分化或类上皮样,传统检测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并因此可能导致临床检验结果出现漏诊和误诊,导致治疗方案无法对症[1]。随着高分辨电镜、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组化计数的不断进步,我们针对性地开展了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72岁,临床不同程度的存在腹部胀痛、肿块、肠梗阻、便血等症状,临床影像学(B超、CT)检查可见腹腔有实质性占位。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GIST,术前均未接受过任何放化疗治疗,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署(NIH)危险度分级[2]:高度危险11例,中度危险15例,低度危险28例,极低度危险6例。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4.82±9.91)岁,体重49~87kg,平均(63.28±8.94)kg,病程15d~2年,平均(1.16±0.51)年,肿瘤所在位置:胃35例,小肠15例,结直肠6例,食道4例。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本研究并亲属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肉眼观察大体标本特征,镜下观察肿瘤细胞表现及病理特点,采集病理标本进行实验室固定,固定溶液为浓度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并均分为两份,一份做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行病理学检查;一份应用免疫组化法及即用型试剂对标本中瘤细胞(CD117)、i型跨膜糖蛋白分子(CD34)、SMA、Ki67、S100蛋白分子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1.3阳性判断
免疫表型CD117、CD34及SMA、S100、Ki67阳性判断[3]:以染色后着色于瘤细胞胞浆记为CD117阳性;以染色后着色于瘤细胞包膜记为CD34阳性;以染色后细胞呈棕黄色,细胞浆着色且阳性表达面积大于20%以上记为SMA阳性;以染色后细胞核着色记为S100阳性;每张切片均置于高倍显微镜下进行阳性细胞观察,随机阳性细胞染色清晰,、背景染色较低的10个视野,观察并计算每个视野下阳性细胞数量,以阳性细胞数大于5%视为Ki67阳性,反之视为阴性。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肠道间质瘤特征
肉眼下观察大体标本,可见直径0.7~10.8cm大小肿瘤,其主要位于黏膜基层、下层、肠系膜上及浆膜外。所有瘤体边界清晰、质地偏硬,编织状切面主要呈红、白色或灰白(灰黄)相间色,分界尚清,瘤体表面有明显溃疡、糜烂形成,存在坏死及囊性病变。其中34例低度及极低度危险分级GIST患者的肿瘤于消化道内以膨胀性方式进行生长,其边界清晰,无包膜,部分有假包膜,切面质韧,主要呈灰白色,局部呈灰红色;26例中、高度危险分级GIST患者瘤体则呈息肉状,质地较软、有出血,存在坏死及囊性病变。
镜下观察病理标本,可见肿瘤细胞多膨胀性生长于消化道肌层,局部呈浸润性生长,其边缘交叉于平滑肌间,细胞型主要以圆形、梭形、上皮样或混合性形态为主,其分界不清,胞质中、轻度嗜伊红,梭形或卵圆形胞核,膜薄,染色质较为均匀,可见小核仁及大片肿瘤细胞或部分瘤内局灶出现凝固性坏死,呈现的细胞影均质红染,同时由残留的核碎片呈现。
60例GIST患者中圆形细胞型5例(8.33%),梭形细胞型37例(61.67%),上皮样细胞型17例(28.33%),混合性细胞型7例(11.67%)。
2.2免疫组化分析
60例GIST患者CD117、CD34、SMA、S100、Ki67阳性表达结果分别为55例(91.67%)、50例(83.33%)、17例(28.33%)、22例(36.67%)、22例(36.67%),其中CD117、CD34同时阳性表达43例(71.67%)。22例Ki67阳性表达患者中高度、中度、低度、极低度侵袭危险患者分别为8例(72.73%)、6例(40.00%)、7例(25.00%)、1例(1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图1CD34图2CD117
3讨论
GIST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病灶可能沿食道至直肠,其中最为常见的又以胃和小肠居首,由于GIST自身肿瘤细胞的特殊性,而且位置跨度大,因此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且无特异性,这导致术前诊断较为困难[4]。本研究中病理检查结果,借助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GIST细胞不仅体积差异明显,而且界限清晰;但我们也注意到其虽然表面光滑,但纤维包膜不明显,并可能伴有各种变性坏死类型。但如果GIST为较高程度的恶性肿瘤,其主要表现为界限模糊、质软,多呈现为鱼肉样,有的甚至在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出现炎性粘连等现象。
此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0例GIST患者CD117、CD34、SMA、S100、Ki67阳性表达均超过28%,且22例Ki67阳性表达患者中高度、中度、低度、极低度侵袭危险患者的组间差异显著。这些结果不仅提示GIST随着间质瘤危险性增高,增殖性越强;而且该肿瘤的分化类型未不定向[5];据此我们考虑在临床检测时,可将Ki67作为GIST良恶性诊断的参考依据。秦双立[6]等也在文献中提到Ki67是与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其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密切相关,据此我们认为可将其作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常用检测项目。
综上所述,瘤细胞和i型跨膜糖蛋白分子阳性表达可以作为临床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依据,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可以提高判断,对于GIST肿瘤细胞的证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胃间质瘤是什么
赵志飞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三甲
[回答] 胃间质瘤这种疾病是属于良性肿瘤,有一部分的患者即使是在病情发作的时期也是不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比较明
胃里长间质瘤
赵志飞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三甲
[回答] 众所周知,胃部是人体进行储存食物和消化食物的部位,当食物从口腔进入胃部时,胃液会消磨一部分的食物,剩
​胃底间质瘤治疗
赵志飞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三甲
[回答] 胃底间质瘤和其他肿瘤一样,分为良性和恶性。针对不同性质的胃底间质瘤,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同时患者在
胃间质瘤复发怎么办
赵志飞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三甲
[回答] 间质瘤是肿瘤的一种,常见的病发部位是胃。胃间质瘤的发病率很高,而且不是良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
​胃底间质瘤是什么
赵志飞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三甲
[回答] 想必大家对于胃底间质瘤的了解并不是特别的多,最近看到很多人在一些平台上面询问胃底间质瘤是什么。那么下
胃间质瘤活了30年
赵志飞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三甲
[回答] 胃间质瘤的生长发育速率十分快,归属于一种十分比较严重的恶变肿瘤病症,也是一种高宽比恶变的肿瘤病症。一
胃间质瘤手术方式
樊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回答] 胃间质瘤是一种受环境与生活因素影响较大的疾病,它也具有潜在的恶性。在生活中吃多了腌制、风干食品都会加
胃间质瘤能治愈吗
邢春景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回答] 胃间质瘤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的胃间质瘤较小,恶性程度不高,其复发转移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对于早期的胃间质瘤,治愈的可能性是较大的。早期的胃间质瘤直径仅为几毫米,不会产生如消化不良、反酸、嗳气等症状,且其增长速度较慢,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保持良好心态,或直接通过胃镜下切除手术将胃间质瘤从胃壁上摘除,以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
胃间质瘤大部分不复发
赵志飞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三甲
[回答] 消化道间质瘤是一类始于消化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系统间叶肿瘤的绝大多数。消化道间质瘤在50~65岁
胃间质瘤怎么引起的
赵志飞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三甲
[回答] 因为如今大伙儿饮食结构的改变,间质瘤这类病症的患病率也刚开始越来越愈来愈高,那样也就给大量病人的身心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