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准妈妈在经过是个月的妈妈终于“修成正果",盼来了小宝宝的出生从准妈妈成为一名真正的母亲,但是小宝宝的到来不是妈妈的任务完成而是更要时刻小心,因为刚出生的新生儿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因为一些因素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妈妈们要时刻注意宝宝的各种状况。那么,新生儿足外翻怎么办。
第一,新生儿足外翻怎么办,表现为孩子出生后即可见足外翻,可背伸至与小腿紧贴,但可被动矫正至足中立位,这种情况X线检查没有异常。仰伸外翻足可通过手法予以,在医生指导下,每天使其足踝跖屈(下垂)、内翻、内收各200次,也可用石膏固定。经过以上方法矫正1~3个月后,大部分孩子都能够恢复正常。足底弧形隆突,站立时足跟上翘,足底呈凸形。这种先天性扁平足不能通过手法矫正。就诊时作X片检查可协助诊断,一旦确诊,需要尽快手术治疗,越快治疗,效果较好。一般建议孩子6个月以内手术为宜,手术需要根据孩子病情的轻重及年龄大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4岁以下的孩子会进行手术切开,使软组织松解、延长,超过4岁的孩子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关节融合术。
第二,又称马蹄足是一种发育性畸形,在孩子一出生时就能发现。马蹄足可以发生在单足或双足。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足的肌腱和韧带(后侧和深部的)发育出现故障,未能与足部其他的肌腱韧带的发育保持同步,其后果是这些肌腱和韧带将足的后内侧牵拉向下,导致足向下向内扭转。足部的各块骨头因此处于异常的位置上。足部内翻,僵硬,并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
新生儿足外翻怎么办,从出生后即开始,愈早治疗,效果愈好。治疗方法根据年龄和畸形程度而不同。2、手法矫正法:一般适宜6个月以内或较轻型者。从出生后即开始,愈早愈好。由医师教会母亲或带领患儿,先矫正足前部内收,再矫正距骨下关节内翻,然后矫正踝关节的跖屈。手法应轻柔,以免损伤骨骺。每种矫正位置保持10秒钟,每次10—15分钟。每日运算元次,一般主张喂奶前进行。3、石膏管形外固定矫正:适应于3月—1岁每2—3月更换一次。4、手术治疗,适用于6个月以上,手法无法矫正者。术式按年龄而异。(1)足内后侧软组织松解术,适用于6个月至6岁患儿。(2)足外侧柱缩短术,适应于畸形严重3岁以上患儿,在足内侧、后侧软组织松解术同时,行跟骰关节骰骨或跟骨楔形切除,或行跟骨外侧楔形截骨术。(3)三关节融合术,适应于12岁以上畸形严重之患者。
第一,新生儿足外翻怎么办,表现为孩子出生后即可见足外翻,可背伸至与小腿紧贴,但可被动矫正至足中立位,这种情况X线检查没有异常。仰伸外翻足可通过手法予以,在医生指导下,每天使其足踝跖屈(下垂)、内翻、内收各200次,也可用石膏固定。经过以上方法矫正1~3个月后,大部分孩子都能够恢复正常。足底弧形隆突,站立时足跟上翘,足底呈凸形。这种先天性扁平足不能通过手法矫正。就诊时作X片检查可协助诊断,一旦确诊,需要尽快手术治疗,越快治疗,效果较好。一般建议孩子6个月以内手术为宜,手术需要根据孩子病情的轻重及年龄大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4岁以下的孩子会进行手术切开,使软组织松解、延长,超过4岁的孩子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关节融合术。
第二,又称马蹄足是一种发育性畸形,在孩子一出生时就能发现。马蹄足可以发生在单足或双足。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足的肌腱和韧带(后侧和深部的)发育出现故障,未能与足部其他的肌腱韧带的发育保持同步,其后果是这些肌腱和韧带将足的后内侧牵拉向下,导致足向下向内扭转。足部的各块骨头因此处于异常的位置上。足部内翻,僵硬,并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
新生儿足外翻怎么办,从出生后即开始,愈早治疗,效果愈好。治疗方法根据年龄和畸形程度而不同。2、手法矫正法:一般适宜6个月以内或较轻型者。从出生后即开始,愈早愈好。由医师教会母亲或带领患儿,先矫正足前部内收,再矫正距骨下关节内翻,然后矫正踝关节的跖屈。手法应轻柔,以免损伤骨骺。每种矫正位置保持10秒钟,每次10—15分钟。每日运算元次,一般主张喂奶前进行。3、石膏管形外固定矫正:适应于3月—1岁每2—3月更换一次。4、手术治疗,适用于6个月以上,手法无法矫正者。术式按年龄而异。(1)足内后侧软组织松解术,适用于6个月至6岁患儿。(2)足外侧柱缩短术,适应于畸形严重3岁以上患儿,在足内侧、后侧软组织松解术同时,行跟骰关节骰骨或跟骨楔形切除,或行跟骨外侧楔形截骨术。(3)三关节融合术,适应于12岁以上畸形严重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