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产期是指在孩子未出生之前,根据一系列的因素算出来的一个大概的日期,而宝宝大概会在这个日期前后出生到这个世界上。预产期对于孕妇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过孕产期的计算,孕妇可以为生产进行相应的准备,这样在生产的时候也就不会手忙脚乱了。那么,预产期应该怎样计算呢?
1、根据胎动日期计算:
初产妇胎动约于第18孕周出现,经产妇因为有了经验,比初产妇提前2周,即在16周末已能感觉胎动。故计算公式为:
初产妇预产期=胎动出现日期+22周。
经产妇预产期=胎动出现日期+24周。
通过以上方法,孕妇可以自行推算获知宝宝出生的日期,另外如果孕妇既记不清末次月经时间,又无早孕反应,且还未感知胎动时,可由医生通过B超及子宫底高度协助推测预产期。
2、根据基础体温曲线计算预产期:
将基础体温曲线的低温段的最后一天作为排卵日,从排卵日向后推算264-268天,或加38周。
3、根据B超检查推算预产期:
医生做B超时测得胎头双顶间径、头臀长度及股骨长度即可估算出胎龄,并推算出预产期(此方法大多作为医生B超检查诊断应用)。
4、从孕吐开始的时间推算预产期:
反应孕吐一般出现在怀孕6周末,就是末次月经后42天,由此向后推算至280天即为预产期。
故孕产期计算公式为:
预产期=早孕反应出现日期+34周。
5、根据子宫底高度大致估计
如果末次月经日期记不清,可以按子宫底高度大致估计预产期。妊娠四月末,子宫高度在肚脐与耻骨上缘当中(耻骨联合上10厘米);妊娠五月末,子宫底在脐下2横指(耻骨上16-17厘米);妊娠六月末,子宫底平肚脐(耻骨上19-20厘米);妊娠七月末,子宫底在脐上三横指(耻骨上22-23厘米);妊娠八个月末,子宫底的剑突与脐的正中(耻上24-25厘米);妊娠九月末,子宫底在剑突下2横指(耻骨上28-30厘米);妊娠十个月末,子宫底高度又恢复到八个月时的高度,但腹围比八个月时大。
1、根据胎动日期计算:
初产妇胎动约于第18孕周出现,经产妇因为有了经验,比初产妇提前2周,即在16周末已能感觉胎动。故计算公式为:
初产妇预产期=胎动出现日期+22周。
经产妇预产期=胎动出现日期+24周。
通过以上方法,孕妇可以自行推算获知宝宝出生的日期,另外如果孕妇既记不清末次月经时间,又无早孕反应,且还未感知胎动时,可由医生通过B超及子宫底高度协助推测预产期。
2、根据基础体温曲线计算预产期:
将基础体温曲线的低温段的最后一天作为排卵日,从排卵日向后推算264-268天,或加38周。
3、根据B超检查推算预产期:
医生做B超时测得胎头双顶间径、头臀长度及股骨长度即可估算出胎龄,并推算出预产期(此方法大多作为医生B超检查诊断应用)。
4、从孕吐开始的时间推算预产期:
反应孕吐一般出现在怀孕6周末,就是末次月经后42天,由此向后推算至280天即为预产期。
故孕产期计算公式为:
预产期=早孕反应出现日期+34周。
5、根据子宫底高度大致估计
如果末次月经日期记不清,可以按子宫底高度大致估计预产期。妊娠四月末,子宫高度在肚脐与耻骨上缘当中(耻骨联合上10厘米);妊娠五月末,子宫底在脐下2横指(耻骨上16-17厘米);妊娠六月末,子宫底平肚脐(耻骨上19-20厘米);妊娠七月末,子宫底在脐上三横指(耻骨上22-23厘米);妊娠八个月末,子宫底的剑突与脐的正中(耻上24-25厘米);妊娠九月末,子宫底在剑突下2横指(耻骨上28-30厘米);妊娠十个月末,子宫底高度又恢复到八个月时的高度,但腹围比八个月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