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大家对转移因子注射液相对来说是很陌生的。到医院进行治疗时需要用到转移因子注射液的人也很少,因为转移因子注射液治疗的是一些用抗生素都控制不了的疾病。一般人患上难以控制的疾病的概率很少,但是也不排除有小部分人会用上转移因子注射液。下面带大家了解什么是转移因子注射液。
转移因子注射液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
1、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
2、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科学家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3、白色念珠菌感染:是指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失调时,人体内的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侵入细胞,从而引起疾病。
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规格
2ml:3mg(多肽):100μg(核糖)
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淋巴回流较丰富的上臂内侧或大腿内侧腹股沟下端为宜,也可皮下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处),一次1~2支,一周或两周1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混浊或变色勿用
转移因子注射液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
1、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
2、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科学家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3、白色念珠菌感染:是指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失调时,人体内的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侵入细胞,从而引起疾病。
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规格
2ml:3mg(多肽):100μg(核糖)
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淋巴回流较丰富的上臂内侧或大腿内侧腹股沟下端为宜,也可皮下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处),一次1~2支,一周或两周1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混浊或变色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