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是人体手臂部位的血管,一般位于人体手臂的手掌之间,人的身体结构复杂,身体上布满血管以及神经系统,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容易导致一些身体疾病的出现,而桡动脉闭塞也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有桡动脉闭塞会容易影响到正常手腕的活动,影响正常供血,可以采用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桡动脉闭塞该怎么治疗?
桡动脉闭塞一般影响不大,因为大多数人手部有两条动脉供血,桡动脉是其中一根。只要手部皮温和对侧无差异,则说明手部并不缺血。桡动脉再通一般可以用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前者主要是用取栓手术,而后者可以采用局部溶栓治疗。
穿刺方法改进
将桡动脉穿刺行血气分析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穿刺侧手臂自然平放采用常规方法穿刺;观察组患者穿刺侧手臂抬高10cm,手掌背曲,操作者左手示指尖触摸并固定桡动脉后穿刺。结果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提示观察组手臂放置法可减少操作者触摸桡动脉范围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
穿刺技术
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常选用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液气体分析。
但由于桡动脉较细,穿刺难度明显增加,按我科常规穿刺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低。鉴此,我们通过改变患者手臂的放置方法,使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
方法
操作方法:静脉穿刺盘内加动脉血气针、7号针头、软木塞、小棉垫,必要时备无菌手套。①对照组操作方法。患者手臂自然平放于床上,常规消毒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穿刺部位的皮肤及操作者的左手示指;操作者左手示指腹面平放并固定桡动脉,右手持动脉血气针呈45°角斜刺入桡动脉,见鲜红色血液回至血气针所需量时,迅速拔针,同时用无菌棉签加压止血5~10min,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刺入软木塞内,以隔绝空气,并轻轻搓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混匀,立即送检。
②观察组操作方法。将小棉垫放置在患者手腕处(手臂抬高10cm),手臂伸直,略向外展;手指掌面向下压,使手掌背曲呈反弓状,以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穿刺点及消毒方法同对照组;左手示指指尖触摸(约呈70°角)并固定桡动脉,其余操作同对照组。
评价方法: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性刺进血管并抽出足量动脉血液),多次穿刺成功率(反复在皮肤内试探穿刺,直到抽出足量动脉血)及失败率(没有抽出动脉血液)。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桡动脉闭塞该怎么治疗?
桡动脉闭塞一般影响不大,因为大多数人手部有两条动脉供血,桡动脉是其中一根。只要手部皮温和对侧无差异,则说明手部并不缺血。桡动脉再通一般可以用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前者主要是用取栓手术,而后者可以采用局部溶栓治疗。
穿刺方法改进
将桡动脉穿刺行血气分析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穿刺侧手臂自然平放采用常规方法穿刺;观察组患者穿刺侧手臂抬高10cm,手掌背曲,操作者左手示指尖触摸并固定桡动脉后穿刺。结果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提示观察组手臂放置法可减少操作者触摸桡动脉范围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
穿刺技术
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常选用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液气体分析。
但由于桡动脉较细,穿刺难度明显增加,按我科常规穿刺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低。鉴此,我们通过改变患者手臂的放置方法,使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
方法
操作方法:静脉穿刺盘内加动脉血气针、7号针头、软木塞、小棉垫,必要时备无菌手套。①对照组操作方法。患者手臂自然平放于床上,常规消毒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穿刺部位的皮肤及操作者的左手示指;操作者左手示指腹面平放并固定桡动脉,右手持动脉血气针呈45°角斜刺入桡动脉,见鲜红色血液回至血气针所需量时,迅速拔针,同时用无菌棉签加压止血5~10min,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刺入软木塞内,以隔绝空气,并轻轻搓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混匀,立即送检。
②观察组操作方法。将小棉垫放置在患者手腕处(手臂抬高10cm),手臂伸直,略向外展;手指掌面向下压,使手掌背曲呈反弓状,以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穿刺点及消毒方法同对照组;左手示指指尖触摸(约呈70°角)并固定桡动脉,其余操作同对照组。
评价方法: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性刺进血管并抽出足量动脉血液),多次穿刺成功率(反复在皮肤内试探穿刺,直到抽出足量动脉血)及失败率(没有抽出动脉血液)。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