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乳头瘤病毒是一种传染性病毒,很容易感染人类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一般感染了黏膜鳞状上皮引起的病毒就是所谓的乳头瘤。这种病不仅仅会出现在人的身上,动物一般也会受感染导致,一旦发现这个病要及时就医治疗,不然时间一长,很容易发展成癌症,更加影响身体的健康。那么,得了人类乳头瘤该怎么办呢?
病毒历史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只有人类会被HPV感染,长期以来,已知HPV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上的人类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上的乳头状瘤。自从1976年zurHansen提出HPV可能是性传播致癌因素以来,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课题。
人类乳头瘤病毒
公元610年(隋代),我国著名医家巢元方撰写的《诸病源候论瘿瘤等病诸候疣目候》中记载:“疣目者,人手足边或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对疣目(寻常疣)的好发部位和皮损形态进行了描述。
1907年发现乳头瘤病毒是皮肤疣的病原。
1933年Shope在绵尾兔体内首次发现乳头瘤病毒(cottontialrabbitpapillomavirus,CRPV),随后相继在人和各种动物中发现了乳头瘤病毒。
预防性疫苗
全球首支HPV疫苗已2006年在美国上市,7年间,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HPV疫苗,大幅降低HPV患病率和癌前病变发生率。在中国大陆已上市两种HPV疫苗,一种是四价疫苗,针对HPV-6、HPV-11、HPV-16和HPV-18这4型病毒(药监局只批准了针对HPV16和18的适应症);另一种是二价疫苗,针对HPV-16和HPV-18,其中HPV-16和HPV-18都是会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型HPV。[1-3]
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权威机构都强调,在适龄人群中尽早接种疫苗,并合并定期宫颈筛查,将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2]
现患率
有关HPV感染的现患率研究,由于检测标本的来源、使用的HPV检测技术、检测HPV的型别以及研究地区人群差异等各有不同,各研究报道的HPV感染阳性率高低不一。通过检测HPVDNA的方法确定的感染率稍高一些,而用细胞学或阴道镜等检测方法却很低。许多应用直接检测法如核酸印迹原位杂交或斑点印迹杂交法检出其感染率大约在10-20%,而用PCR法结果更高。对某大学女大学生(97%发生过性关系,平均性伴侣数为4个)进行检查结果显示,PCR法检测结果为46%,而斑点印迹杂交法仅为11%,可见检测方法影响着HPV感染的检出。Melkert.的实验中用PCR法检出在普通妇女中为4.1%;Herrero报道在CostaRica农村地区用PCR法检测18-94岁妇女的HPV感染阳性率为16%。许多研究应用HC法检测HPVDNA,该方法更灵敏,因此检出率更高。ClavelC等用HC-II法检测1,518名15-72岁妇女HPV感染状况,结果发现HPV感染的阳性率为22.3%。
病原特征
HPV为乳多空病毒科A属成员,是一类感染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的小DNA病毒。
直径52-55nm,无被膜,正20面体结构,表面有72个壳体。病毒基因组是双链环状DNA分子。
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人类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的是其天然宿主。
具有特殊嗜上皮性,仅在一定分化程度的上皮细胞内增殖。
不经血流扩散,不产生病毒血症,也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
根据HPV的同源性,已发现120多种型别。
病毒历史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只有人类会被HPV感染,长期以来,已知HPV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上的人类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上的乳头状瘤。自从1976年zurHansen提出HPV可能是性传播致癌因素以来,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课题。
人类乳头瘤病毒
公元610年(隋代),我国著名医家巢元方撰写的《诸病源候论瘿瘤等病诸候疣目候》中记载:“疣目者,人手足边或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对疣目(寻常疣)的好发部位和皮损形态进行了描述。
1907年发现乳头瘤病毒是皮肤疣的病原。
1933年Shope在绵尾兔体内首次发现乳头瘤病毒(cottontialrabbitpapillomavirus,CRPV),随后相继在人和各种动物中发现了乳头瘤病毒。
预防性疫苗
全球首支HPV疫苗已2006年在美国上市,7年间,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HPV疫苗,大幅降低HPV患病率和癌前病变发生率。在中国大陆已上市两种HPV疫苗,一种是四价疫苗,针对HPV-6、HPV-11、HPV-16和HPV-18这4型病毒(药监局只批准了针对HPV16和18的适应症);另一种是二价疫苗,针对HPV-16和HPV-18,其中HPV-16和HPV-18都是会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型HPV。[1-3]
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权威机构都强调,在适龄人群中尽早接种疫苗,并合并定期宫颈筛查,将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2]
现患率
有关HPV感染的现患率研究,由于检测标本的来源、使用的HPV检测技术、检测HPV的型别以及研究地区人群差异等各有不同,各研究报道的HPV感染阳性率高低不一。通过检测HPVDNA的方法确定的感染率稍高一些,而用细胞学或阴道镜等检测方法却很低。许多应用直接检测法如核酸印迹原位杂交或斑点印迹杂交法检出其感染率大约在10-20%,而用PCR法结果更高。对某大学女大学生(97%发生过性关系,平均性伴侣数为4个)进行检查结果显示,PCR法检测结果为46%,而斑点印迹杂交法仅为11%,可见检测方法影响着HPV感染的检出。Melkert.的实验中用PCR法检出在普通妇女中为4.1%;Herrero报道在CostaRica农村地区用PCR法检测18-94岁妇女的HPV感染阳性率为16%。许多研究应用HC法检测HPVDNA,该方法更灵敏,因此检出率更高。ClavelC等用HC-II法检测1,518名15-72岁妇女HPV感染状况,结果发现HPV感染的阳性率为22.3%。
病原特征
HPV为乳多空病毒科A属成员,是一类感染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的小DNA病毒。
直径52-55nm,无被膜,正20面体结构,表面有72个壳体。病毒基因组是双链环状DNA分子。
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人类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的是其天然宿主。
具有特殊嗜上皮性,仅在一定分化程度的上皮细胞内增殖。
不经血流扩散,不产生病毒血症,也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
根据HPV的同源性,已发现120多种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