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子是比较常见的一味中药,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不错的,同时它还有调养身体的效果,平时可以用来泡水喝,它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有保肝护肝的效果,另外对于肠燥引起的便秘,也能发挥很好的效果,对于肾功能的保健作用也是不错的,它的炮制方法也不难,我们来了解一下。
女贞子的炮制方法
1、女贞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叶,洗净,干燥。用时捣碎。2、酒女贞子:取净女贞子,用黄酒拌匀,稍闷后置蒸罐内密封,隔水炖或置其他适宜容器内蒸,至酒被吸尽、色泽黑润时,取出干燥。用时捣碎。女贞子每100kg用黄酒20kg。
饮片性状
女贞子呈椭圆形、卵形或肾形,略弯曲,长约6~8.5mm,直径3~5mm;表面紫黑色或灰黑色,有不规则皱缩纹,外果皮薄软,中果皮较松软,外果皮与中果皮不易剥离,内果皮(果核)木质,黄棕色,具纵棱;横切面有2室,每室有种子1枚,但多数仅1室的种子发育;种子紫黑色或红棕色,呈弯曲的纺锤形或一侧扁平的椭圆形,背面隆起,有纵棱及皱纹;味甘而微苦涩。酒女贞子,表面黑褐色或紫黑色,附有白色粉霜。微有酒气,味甘而微苦涩。
质量标准
女贞子杂质不得过3.0%,水分不得过8.0%,醇浸出物不得少于25.0%,含特女贞苷不得少于0.70%。
【炮制目的】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经、肾经。具有滋肾益肝,乌须明目的功能。
生女贞子长于滋阴润燥,清肝明目。多用于肝热目赤,肠燥便秘,肾虚下消。酒制女贞子寒滑之性减弱,补肝肾作用增强。常用于肝肾阴虚,头晕耳鸣,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应用选择
1、生用(1)肝热目赤:常与菊花、桑叶、决明子、夏枯草等同用,能清肝明目,可用于肝热目赤,昏暗不明。(2)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或火麻仁等同用,具有清热养血,润肠通便作用。(3)肾虚下消:常与生地黄、天花粉、龟甲、石斛等同用,能养阴补肾,用于肾受燥热,真阴受损,小便频数,口渴咽干,腰脚酸软,方如女贞汤(《医醇》)。
女贞子的炮制方法
1、女贞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叶,洗净,干燥。用时捣碎。2、酒女贞子:取净女贞子,用黄酒拌匀,稍闷后置蒸罐内密封,隔水炖或置其他适宜容器内蒸,至酒被吸尽、色泽黑润时,取出干燥。用时捣碎。女贞子每100kg用黄酒20kg。
饮片性状
女贞子呈椭圆形、卵形或肾形,略弯曲,长约6~8.5mm,直径3~5mm;表面紫黑色或灰黑色,有不规则皱缩纹,外果皮薄软,中果皮较松软,外果皮与中果皮不易剥离,内果皮(果核)木质,黄棕色,具纵棱;横切面有2室,每室有种子1枚,但多数仅1室的种子发育;种子紫黑色或红棕色,呈弯曲的纺锤形或一侧扁平的椭圆形,背面隆起,有纵棱及皱纹;味甘而微苦涩。酒女贞子,表面黑褐色或紫黑色,附有白色粉霜。微有酒气,味甘而微苦涩。
质量标准
女贞子杂质不得过3.0%,水分不得过8.0%,醇浸出物不得少于25.0%,含特女贞苷不得少于0.70%。
【炮制目的】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经、肾经。具有滋肾益肝,乌须明目的功能。
生女贞子长于滋阴润燥,清肝明目。多用于肝热目赤,肠燥便秘,肾虚下消。酒制女贞子寒滑之性减弱,补肝肾作用增强。常用于肝肾阴虚,头晕耳鸣,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应用选择
1、生用(1)肝热目赤:常与菊花、桑叶、决明子、夏枯草等同用,能清肝明目,可用于肝热目赤,昏暗不明。(2)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或火麻仁等同用,具有清热养血,润肠通便作用。(3)肾虚下消:常与生地黄、天花粉、龟甲、石斛等同用,能养阴补肾,用于肾受燥热,真阴受损,小便频数,口渴咽干,腰脚酸软,方如女贞汤(《医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