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留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症状比较复杂,多见于一些身体莫名发热患者,能够给患者们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需要人们高度重视起来,以防止并且恶化发展,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而稽留热常见于什么病呢?下面就来看看讲解吧,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吧。
稽留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热型。体温上升后即恒定地维持在39℃-40℃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体温可渐退或骤退,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极期,也可见于急性肾盂肾炎。应及时予以药物降温。降温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勿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退热药。
1.弛张热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多为高热,体温高低不等,发热时可达39℃以上,昼夜变动范围大于2℃,有时体温可降至38℃以下,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常见于化脓性疾病、败血症、严重肺结核、川畸病、晚期肿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2.间歇热
临床出现恶寒或寒战后,体温骤升,可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后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间歇数小时至数日又如此反复,称周期性发热。见于疟疾,如间日疟或三日疟等。
3.不规则热
发热时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肺结核、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白血病等,亦可见于药物或物理降温之干扰。
4.波浪热
体温逐渐升高,数日后又逐渐降至低热或正常温度,经数日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发作,体温曲线呈波浪型,见于布氏杆菌病。
5.脱水热
指机体(尤其是小儿)在严重脱水后,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是机体散热收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的现象。
稽留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热型。体温上升后即恒定地维持在39℃-40℃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体温可渐退或骤退,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极期,也可见于急性肾盂肾炎。应及时予以药物降温。降温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勿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退热药。
1.弛张热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多为高热,体温高低不等,发热时可达39℃以上,昼夜变动范围大于2℃,有时体温可降至38℃以下,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常见于化脓性疾病、败血症、严重肺结核、川畸病、晚期肿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2.间歇热
临床出现恶寒或寒战后,体温骤升,可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后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间歇数小时至数日又如此反复,称周期性发热。见于疟疾,如间日疟或三日疟等。
3.不规则热
发热时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肺结核、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白血病等,亦可见于药物或物理降温之干扰。
4.波浪热
体温逐渐升高,数日后又逐渐降至低热或正常温度,经数日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发作,体温曲线呈波浪型,见于布氏杆菌病。
5.脱水热
指机体(尤其是小儿)在严重脱水后,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是机体散热收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