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两边走路摩擦疼常见原因是肛门周围潮湿,走路刺激摩擦肛周的皮肤,导致局部皮肤破溃,一般常见于肥胖的患者。目前需要注意的是局部清洗,保持肛周干燥,勤换内衣,对于局部破溃的部位,需要涂抹消炎药物。肛门周边除了破溃、皮赘等常见问题,还会出现肛周脓肿,走路时也会引起疼痛,下面介绍一下肛周脓肿的种类,用以分辨。
分类
1.肛周皮下脓肿
属于最表浅的脓肿,分布在肛缘皮下,以后侧和两侧居多。感染途径是肛窦和肛缘皮肤,病灶多局限,很少向周围蔓延。内口在病灶相对应的齿线位置。局限性红肿,疼痛明显,但很少发热。
2.会阴筋膜下脓肿
位于肛门前侧,主要是男性,会一直延伸到阴囊根部。这一部位的脓肿分深浅两层。感染途径是肛门前侧齿线处的肛窦和裂伤的肛管皮肤,所以内口一般也位于此处。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向阴囊蔓延。临床表现同皮下脓肿。
3.肛管后间隙脓肿
位于肛门后侧,分深浅两层,浅层和肛周皮下间隙相通。深层通向两侧坐骨直肠窝。感染途径是齿线处后侧肛窦和肛门后侧裂口。内口多在后正中齿线位置。发病后易向两侧蔓延。疼痛明显,发热或不发热,局部红肿明显。
4.坐骨直肠窝脓肿
这是肛周最大的脓肿,左右各一个,并通过肛管后深间隙相通。感染途径基本都是肛窦,内口位置有两种可能,一是和病灶相对应位置,一是后正中。一侧脓肿会向对侧蔓延,形成马蹄或半马蹄形脓肿。绝大部分复杂肛瘘都是来源于这一部位的脓肿。红肿热痛均明显。患者坐卧不安,饮食不下,非常痛苦。
5.括约肌间间隙脓肿
是指内外括约肌之间,是众多肛周感染的原发部位。前面谈到肛窦是细菌入侵肛门的最主要入口,但真正进入肛门内部依靠的是肛腺,而大部分肛腺的腺体位于括约肌之间。细菌往往是先在这里感染,然后再向其他个间隙扩散蔓延。其内口没有确定部位,但以后正中齿线位为多,蔓延方向也不定。疼痛明显,早期红肿不明显,肛门可松弛,广泛压痛。
6.直肠黏膜下脓肿
直肠下端黏膜下,前后左右都有,属于高位脓肿,细菌入侵途径是肛窦,病灶多局限,也很少向周围蔓延,内口和病灶在同一位置。很少发热,以坠胀和便意感为主要表现,指诊可触及直肠下端柔软隆起。
7.直肠后间隙脓肿
位于直肠后侧,是所有脓肿中位置最高的。细菌感染途径是肛窦,内口在后正中齿线处,发病后有可能向两侧骨盆直肠间隙蔓延,形成高位马蹄脓肿和肛瘘,临床治疗难度大。疼痛显著或不显著,坠胀、便意感,发热,直肠后侧触及较硬隆起,肛直环瘢痕样变。
8.骨盆直肠窝脓肿
位于直肠下端的两侧,左右各一,盆底之上,腹膜之下,下面对应的坐骨直肠间隙,属于高位脓肿。感染途径是肛窦,内口多位于后正中齿线,发病后有可能借道直肠后间隙向对侧蔓延,也可能向下蔓延至坐骨直肠间隙。表现同直肠后脓肿,可在直肠下端两侧触及较硬隆起。
分类
1.肛周皮下脓肿
属于最表浅的脓肿,分布在肛缘皮下,以后侧和两侧居多。感染途径是肛窦和肛缘皮肤,病灶多局限,很少向周围蔓延。内口在病灶相对应的齿线位置。局限性红肿,疼痛明显,但很少发热。
2.会阴筋膜下脓肿
位于肛门前侧,主要是男性,会一直延伸到阴囊根部。这一部位的脓肿分深浅两层。感染途径是肛门前侧齿线处的肛窦和裂伤的肛管皮肤,所以内口一般也位于此处。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向阴囊蔓延。临床表现同皮下脓肿。
3.肛管后间隙脓肿
位于肛门后侧,分深浅两层,浅层和肛周皮下间隙相通。深层通向两侧坐骨直肠窝。感染途径是齿线处后侧肛窦和肛门后侧裂口。内口多在后正中齿线位置。发病后易向两侧蔓延。疼痛明显,发热或不发热,局部红肿明显。
4.坐骨直肠窝脓肿
这是肛周最大的脓肿,左右各一个,并通过肛管后深间隙相通。感染途径基本都是肛窦,内口位置有两种可能,一是和病灶相对应位置,一是后正中。一侧脓肿会向对侧蔓延,形成马蹄或半马蹄形脓肿。绝大部分复杂肛瘘都是来源于这一部位的脓肿。红肿热痛均明显。患者坐卧不安,饮食不下,非常痛苦。
5.括约肌间间隙脓肿
是指内外括约肌之间,是众多肛周感染的原发部位。前面谈到肛窦是细菌入侵肛门的最主要入口,但真正进入肛门内部依靠的是肛腺,而大部分肛腺的腺体位于括约肌之间。细菌往往是先在这里感染,然后再向其他个间隙扩散蔓延。其内口没有确定部位,但以后正中齿线位为多,蔓延方向也不定。疼痛明显,早期红肿不明显,肛门可松弛,广泛压痛。
6.直肠黏膜下脓肿
直肠下端黏膜下,前后左右都有,属于高位脓肿,细菌入侵途径是肛窦,病灶多局限,也很少向周围蔓延,内口和病灶在同一位置。很少发热,以坠胀和便意感为主要表现,指诊可触及直肠下端柔软隆起。
7.直肠后间隙脓肿
位于直肠后侧,是所有脓肿中位置最高的。细菌感染途径是肛窦,内口在后正中齿线处,发病后有可能向两侧骨盆直肠间隙蔓延,形成高位马蹄脓肿和肛瘘,临床治疗难度大。疼痛显著或不显著,坠胀、便意感,发热,直肠后侧触及较硬隆起,肛直环瘢痕样变。
8.骨盆直肠窝脓肿
位于直肠下端的两侧,左右各一,盆底之上,腹膜之下,下面对应的坐骨直肠间隙,属于高位脓肿。感染途径是肛窦,内口多位于后正中齿线,发病后有可能借道直肠后间隙向对侧蔓延,也可能向下蔓延至坐骨直肠间隙。表现同直肠后脓肿,可在直肠下端两侧触及较硬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