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年轻人而言,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常常会出现头疼脑热的,不能过度劳累,好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但是一部分老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心脏不舒服,走几步路就气喘如牛,十分难受。其实出现这样的症状可能是很多因素造成的,给老人护理治疗的时候也需要对症下药,这样才会有效果。
老人心脏不舒服的原因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静脉血液离开心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又回到心的过程成为血液循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肺交换的氧以及激素运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运送到肾,肺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如果心脏不舒服应确定是否与病理状态下的血液供应有关
另一点是心脏的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坚实的纤维性支架,就是心纤维支架,心纤维性支架坚韧而富有弹性,起支撑作用,它会随年龄的增长发生不同程度的钙化,甚至骨化。
心脏方面的疾病太过复杂,所以最好到正规医院做一下检查,以确定对症下药,不过饮食和穴位上的辅助还是希望大家记住
饮食上夏季应多吃红色蔬果,平时也要摄入维生素,如维c,维B1,维B2,按摩活动全身,少吃动物脂肪,注意限制一下食量,多吃醋,软化血管
按摩穴位解决心脏不舒服问题
1.劳宫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即劳宫穴,在手掌第二,三掌骨之间
2.内关穴,掌侧腕横纹中点上2寸,两个筋腱之间
3.神门穴,掌心向前,腕横纹内端肌腱内缘凹陷之中
老人预防心脏疾病
1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2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4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心脏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心脏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7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心脏病关系密切。
8预防心脏病应积极降压。下列病人达标血压应为130/80mmHg,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CAD)等危状态、颈动脉病(颈动脉杂音、超声或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异常)、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Framingham危险评分≥10%。无以上情况达标血压为140/90mmHg。有心肌缺血表现病人,血压应慢慢下降,糖尿病人或>60岁者舒张压(DBP)低于60mmHg要小心降压。老年高血压病人脉压大者,收缩压(SBP)下降时,DBP也会降得很低(<60mmHg)。要密切注意心肌缺血症状。很老的老年人(>80岁者),降压治疗能减少脑卒中危险,但是否能减少CAD,还不肯定。
心脏病患者要加强心理的自我调整
心脏病患者大多与人的性格心理活动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我们生活当中,要注意,心理的调整,从以下四个方面去预防,治疗心脏病:
1、遇事心平气和。心脏病患者往往脾气急躁,故易生气和得罪别人。必须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心平气和,增加耐性。
2、要宽以待人。宽恕别人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平静和安宁,有益于心脏病的康复,而且能赢得友谊,保持人际间的融洽。所以人们把宽恕称作“精神补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3、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过于精细、求全责备常常导致自身孤立,而这种孤立的心理状态会产生精神压力,有损心脏。心脏病患者对子女、对金钱、名誉、地位以及对自己的疾病都要坦然、淡化。
4、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放松训练:通过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体放松或通过气功、太极拳等活动,增强自身康复能力。
老人心脏不舒服的原因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静脉血液离开心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又回到心的过程成为血液循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肺交换的氧以及激素运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运送到肾,肺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如果心脏不舒服应确定是否与病理状态下的血液供应有关
另一点是心脏的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坚实的纤维性支架,就是心纤维支架,心纤维性支架坚韧而富有弹性,起支撑作用,它会随年龄的增长发生不同程度的钙化,甚至骨化。
心脏方面的疾病太过复杂,所以最好到正规医院做一下检查,以确定对症下药,不过饮食和穴位上的辅助还是希望大家记住
饮食上夏季应多吃红色蔬果,平时也要摄入维生素,如维c,维B1,维B2,按摩活动全身,少吃动物脂肪,注意限制一下食量,多吃醋,软化血管
按摩穴位解决心脏不舒服问题
1.劳宫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即劳宫穴,在手掌第二,三掌骨之间
2.内关穴,掌侧腕横纹中点上2寸,两个筋腱之间
3.神门穴,掌心向前,腕横纹内端肌腱内缘凹陷之中
老人预防心脏疾病
1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2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4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心脏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心脏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7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心脏病关系密切。
8预防心脏病应积极降压。下列病人达标血压应为130/80mmHg,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CAD)等危状态、颈动脉病(颈动脉杂音、超声或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异常)、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Framingham危险评分≥10%。无以上情况达标血压为140/90mmHg。有心肌缺血表现病人,血压应慢慢下降,糖尿病人或>60岁者舒张压(DBP)低于60mmHg要小心降压。老年高血压病人脉压大者,收缩压(SBP)下降时,DBP也会降得很低(<60mmHg)。要密切注意心肌缺血症状。很老的老年人(>80岁者),降压治疗能减少脑卒中危险,但是否能减少CAD,还不肯定。
心脏病患者要加强心理的自我调整
心脏病患者大多与人的性格心理活动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我们生活当中,要注意,心理的调整,从以下四个方面去预防,治疗心脏病:
1、遇事心平气和。心脏病患者往往脾气急躁,故易生气和得罪别人。必须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心平气和,增加耐性。
2、要宽以待人。宽恕别人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平静和安宁,有益于心脏病的康复,而且能赢得友谊,保持人际间的融洽。所以人们把宽恕称作“精神补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3、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过于精细、求全责备常常导致自身孤立,而这种孤立的心理状态会产生精神压力,有损心脏。心脏病患者对子女、对金钱、名誉、地位以及对自己的疾病都要坦然、淡化。
4、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放松训练:通过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体放松或通过气功、太极拳等活动,增强自身康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