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皮肤弹性以及水分在慢慢退化,如果平时不注重保养的话,皮肤上会长出很多的斑斑点点,这些斑点虽然不会对健康造成什么影响,但是会影响人的形象,老年人脸上长黑结痂,一般多是老年性色素斑,也被大家称之为老年斑,这种斑是很难完全清除的。
老年人面部往往会有一些斑块,很多人并不重视。他们想当然的认为:人老了,脸上长些东西很正常。对于此类斑块的治疗,患者并不积极,经常是到皮肤科做激光或冷冻治疗。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极其错误。因为,很多斑块可能是恶性肿瘤。
老年人面部常见的恶性皮肤斑块有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皮肤癌,常见的良性皮肤斑块有色素痣、老年斑、日光性角化病、角化棘皮瘤等。这些恶性皮肤斑块的初期往往和良性皮肤斑块相似,难以鉴别,患者经常忽视治疗。
一、基底细胞癌: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隆起,似火山口,底部凹凸不平,生长缓慢。基底细胞癌一般分为4型,最常见的是结节溃疡型。
1、结节溃疡型:初起是表皮出现一个小米粒至豌豆大小的蜡样小结节,一般表皮相当硬,表面上常有小数扩张的毛细血管,略高于皮肤表面,或仅似红斑而并不显隆起,或略呈结节状,表面的皮肤轻度向下凹陷。
结节可逐渐扩大或新的损害在附近出现,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蜡样光泽的盘形斑块,中央往往结成棕色、黄褐色或黯灰色痂,继而痂下发生溃疡,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整形溃疡,大小自指甲盖至铜钱大小不等,溃疡边缘坚实及卷起,往往呈半透明状并凸凹不平,周围皮肤无炎症,底部呈珍珠样或蜡样外观,有时损害表面完全为痂所覆盖。溃烂缓慢向四周及深部扩展,有如鼠咬状,形成基底细胞癌的一种典型临床形态,名为侵蚀性溃疡。发生于面部能破坏鼻、耳、眼眶及上颌窦等部位的软骨和骨组织,引起出血或颅内侵犯或毁形。以下是手术前后对比:
2、色素型:结节较平面浅,损害与结节溃疡型相同。由于含有较多色素,损害边缘除有珍珠色光泽外,还点状或网状黯棕色或黑褐色的色素斑,中央部分亦可见有色素沉着,结痂后揭痂容易出血,痂下可呈黯棕色甚至炭黑色颗粒状,与恶性黑色素瘤类似,容易误诊。以下是手术前后对比:
3、硬斑状或纤维化型:常见于头颈部,为坚硬淡黄色或黄白色斑块,略微隆起,边界不清,似硬斑病样,可长期保持完整,最后发生溃破。
4、浅表型:皮损表浅,多发生于躯干,呈一片或数片浸润性红斑,表面脱屑或结痂,边缘或整个皮损稍隆起,至少有一部分边缘呈细小珍珠样或线条样堤状。本型最后可纤维化。类似银屑病、湿疹或脂溢性皮炎。
基地细胞癌需要和老年疣、日光性角化病等鉴别。
老年疣又叫脂溢性角化病,是表皮有一种良性疣状增生,多发手背、面额及躯干等处,呈针头帽至黄豆大小或更大,淡褐到深褐乃至黑色,稍高出皮肤,亦可呈乳头状,表面常附有油脂性鳞屑,触之柔软,无痛无痒,无碍健康。但如在6个月内皮疹迅速扩大,数目增多或伴有明显瘙痒者,有恶变基地细胞癌的可能。
二、鳞状细胞癌: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转化而成。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患者头部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以下是手术前后对比:
鳞状细胞癌需要和某些癌前期病变如日光性角化病、角化棘皮瘤鉴别。
日光性角化病又称老年角化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主要发生于暴光部位,皮损为褐色角化性斑片,表面覆以不易剥离的黑褐色鳞屑。常单发。病程慢性。若皮损迅速扩大呈疣状或结节状,甚至破溃,则提示有恶化鳞癌的可能。
角化棘皮瘤常发生于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在无任何先兆的情况下,2~3周内迅速出现光滑的红色结节,其中央有角质栓子,结节边缘可见扩张的毛细血管。与其相鉴别的鳞形细胞癌的结节是不光滑的,且结节边缘呈半透明状。本病早期无论在临床表现上还是病理变化上均与鳞状细胞癌类似,两者间鉴别比较困难。但本病发展较鳞癌快,通常无破溃可以自愈。
三、黑色素瘤发生于中老年人较多:男比女多发。好发下肢足部,其次是躯干、头颈部和上肢。症状主要为迅速长大的黑色素结节。初起可于正常皮肤发生黑色素沉着,或者色素痣发生色素增多,黑色加深,继之病变损害不断扩大,硬度增加,伴有痒痛感觉。黑色素瘤的病损有的呈隆起、斑块及结节状,有的呈蕈状或菜花状。向皮下组织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或肿块型,向四周扩散者则出现星状黑斑或小结节。常见表现是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甚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到晚期由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诸器官。
老年人面部往往会有一些斑块,很多人并不重视。他们想当然的认为:人老了,脸上长些东西很正常。对于此类斑块的治疗,患者并不积极,经常是到皮肤科做激光或冷冻治疗。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极其错误。因为,很多斑块可能是恶性肿瘤。
老年人面部常见的恶性皮肤斑块有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皮肤癌,常见的良性皮肤斑块有色素痣、老年斑、日光性角化病、角化棘皮瘤等。这些恶性皮肤斑块的初期往往和良性皮肤斑块相似,难以鉴别,患者经常忽视治疗。
一、基底细胞癌: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隆起,似火山口,底部凹凸不平,生长缓慢。基底细胞癌一般分为4型,最常见的是结节溃疡型。
1、结节溃疡型:初起是表皮出现一个小米粒至豌豆大小的蜡样小结节,一般表皮相当硬,表面上常有小数扩张的毛细血管,略高于皮肤表面,或仅似红斑而并不显隆起,或略呈结节状,表面的皮肤轻度向下凹陷。
结节可逐渐扩大或新的损害在附近出现,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蜡样光泽的盘形斑块,中央往往结成棕色、黄褐色或黯灰色痂,继而痂下发生溃疡,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整形溃疡,大小自指甲盖至铜钱大小不等,溃疡边缘坚实及卷起,往往呈半透明状并凸凹不平,周围皮肤无炎症,底部呈珍珠样或蜡样外观,有时损害表面完全为痂所覆盖。溃烂缓慢向四周及深部扩展,有如鼠咬状,形成基底细胞癌的一种典型临床形态,名为侵蚀性溃疡。发生于面部能破坏鼻、耳、眼眶及上颌窦等部位的软骨和骨组织,引起出血或颅内侵犯或毁形。以下是手术前后对比:
2、色素型:结节较平面浅,损害与结节溃疡型相同。由于含有较多色素,损害边缘除有珍珠色光泽外,还点状或网状黯棕色或黑褐色的色素斑,中央部分亦可见有色素沉着,结痂后揭痂容易出血,痂下可呈黯棕色甚至炭黑色颗粒状,与恶性黑色素瘤类似,容易误诊。以下是手术前后对比:
3、硬斑状或纤维化型:常见于头颈部,为坚硬淡黄色或黄白色斑块,略微隆起,边界不清,似硬斑病样,可长期保持完整,最后发生溃破。
4、浅表型:皮损表浅,多发生于躯干,呈一片或数片浸润性红斑,表面脱屑或结痂,边缘或整个皮损稍隆起,至少有一部分边缘呈细小珍珠样或线条样堤状。本型最后可纤维化。类似银屑病、湿疹或脂溢性皮炎。
基地细胞癌需要和老年疣、日光性角化病等鉴别。
老年疣又叫脂溢性角化病,是表皮有一种良性疣状增生,多发手背、面额及躯干等处,呈针头帽至黄豆大小或更大,淡褐到深褐乃至黑色,稍高出皮肤,亦可呈乳头状,表面常附有油脂性鳞屑,触之柔软,无痛无痒,无碍健康。但如在6个月内皮疹迅速扩大,数目增多或伴有明显瘙痒者,有恶变基地细胞癌的可能。
二、鳞状细胞癌: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转化而成。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患者头部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以下是手术前后对比:
鳞状细胞癌需要和某些癌前期病变如日光性角化病、角化棘皮瘤鉴别。
日光性角化病又称老年角化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主要发生于暴光部位,皮损为褐色角化性斑片,表面覆以不易剥离的黑褐色鳞屑。常单发。病程慢性。若皮损迅速扩大呈疣状或结节状,甚至破溃,则提示有恶化鳞癌的可能。
角化棘皮瘤常发生于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在无任何先兆的情况下,2~3周内迅速出现光滑的红色结节,其中央有角质栓子,结节边缘可见扩张的毛细血管。与其相鉴别的鳞形细胞癌的结节是不光滑的,且结节边缘呈半透明状。本病早期无论在临床表现上还是病理变化上均与鳞状细胞癌类似,两者间鉴别比较困难。但本病发展较鳞癌快,通常无破溃可以自愈。
三、黑色素瘤发生于中老年人较多:男比女多发。好发下肢足部,其次是躯干、头颈部和上肢。症状主要为迅速长大的黑色素结节。初起可于正常皮肤发生黑色素沉着,或者色素痣发生色素增多,黑色加深,继之病变损害不断扩大,硬度增加,伴有痒痛感觉。黑色素瘤的病损有的呈隆起、斑块及结节状,有的呈蕈状或菜花状。向皮下组织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或肿块型,向四周扩散者则出现星状黑斑或小结节。常见表现是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甚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到晚期由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诸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