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医的治疗方法当中,有一种方法就是穴位按摩。如果大家经常进行按摩的话,那么是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对于很多面临脱发或者是秃顶的朋友来说,其实也是可以按摩一些穴位进行生发的。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手三里这个穴位。那么,为什么按摩手三里可以生发呢?
按摩手三里穴位的作用
腧穴释义:手三里,里,可作寸解。若屈肘作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3寸处,故名。
简便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解剖定位:在桡侧短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功效机制: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此穴为手阳明脉气所发之处,且脉气较深,针刺此穴针感很强;其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强,故可治疗手阳明经的各种疾患;由于此穴通泻的作用强,具有清泻阳明经郁热、化痰散结的作用,可治疗面颊肿痛、齿痛失音、瘰疬等;此穴通过调理大肠经气而具有清肠利腑的作用,可治疗腹胀、肠鸣、泄泻等肠腑气机紊乱之疾患。
主治病证:偏瘫,手臂麻痛,肘挛不伸,腰疼不伸,腰疼不得卧,肩背疾患;腹痛齿痛,失喑,颊肿,瘰疬,眼目诸疾,舌痛等;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牙痛,口腔炎,颈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乳腺炎,感冒。
保健养生:手三里可以治疗腰膝痛,尤其是慢性腰肌劳损,经常揉揉手三里就会好转。手三里是强壮穴,平时可用拇指揉,每次1~3分钟,也可用艾灸法,每次灸5~10分钟,能显著增强免疫力。
刺法:直刺1~2寸,局部酸胀沉重,针感可向手背部扩散。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时可弹拔手三里。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等。
配伍应用:1、齿痛:手三里、阳溪、悬颅(《针灸资生经》)。
2、喉痹:手三里、温溜、曲池、中渚、丰隆(《备急千金要方》)。
3、肩背疼痛:手三里、肩髃、天井、曲池、阳谷(《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
4、妊娠水肿:手三里、足三里、肾俞、脾俞、胃俞、悬钟、气海、交信、三阴交、阴陵泉、关元(《新针灸学》)。
5、瘰疬:手三里、肘尖、肩髃、支沟、足三里(《简易普济良方》)。
按摩手三里穴位的作用
腧穴释义:手三里,里,可作寸解。若屈肘作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3寸处,故名。
简便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解剖定位:在桡侧短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功效机制: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此穴为手阳明脉气所发之处,且脉气较深,针刺此穴针感很强;其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强,故可治疗手阳明经的各种疾患;由于此穴通泻的作用强,具有清泻阳明经郁热、化痰散结的作用,可治疗面颊肿痛、齿痛失音、瘰疬等;此穴通过调理大肠经气而具有清肠利腑的作用,可治疗腹胀、肠鸣、泄泻等肠腑气机紊乱之疾患。
主治病证:偏瘫,手臂麻痛,肘挛不伸,腰疼不伸,腰疼不得卧,肩背疾患;腹痛齿痛,失喑,颊肿,瘰疬,眼目诸疾,舌痛等;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牙痛,口腔炎,颈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乳腺炎,感冒。
保健养生:手三里可以治疗腰膝痛,尤其是慢性腰肌劳损,经常揉揉手三里就会好转。手三里是强壮穴,平时可用拇指揉,每次1~3分钟,也可用艾灸法,每次灸5~10分钟,能显著增强免疫力。
刺法:直刺1~2寸,局部酸胀沉重,针感可向手背部扩散。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时可弹拔手三里。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等。
配伍应用:1、齿痛:手三里、阳溪、悬颅(《针灸资生经》)。
2、喉痹:手三里、温溜、曲池、中渚、丰隆(《备急千金要方》)。
3、肩背疼痛:手三里、肩髃、天井、曲池、阳谷(《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
4、妊娠水肿:手三里、足三里、肾俞、脾俞、胃俞、悬钟、气海、交信、三阴交、阴陵泉、关元(《新针灸学》)。
5、瘰疬:手三里、肘尖、肩髃、支沟、足三里(《简易普济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