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皮肤病就是平时不注意自己的卫生导致的,特别是男性朋友,很多男性平时不讲卫生,结果是很容易感染疾病的,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的皮肤病,虽然不是什么要紧的疾病,但是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那疱疹分为哪几种呢?
几种异型带状疱疹
1、顿挫性带状疱疹:指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水疱者,称为不全性。少数病例仅有典型的节段性神经疼痛而无皮疹,易被误诊为急腹症、冠心病等其他疾病,称为顿挫性带状疱疹。
2、大疱性带状疱疹:指有大疱形成者。
3、出血性带状疱疹:疱液为血性。
4、坏疽性带状疱疹:老年人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皮损可坏死,愈后留有瘢痕。
5、泛发性带状疱疹:皮损广泛,甚至波及全身皮肤和黏膜,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同时出现大疱、血疱、坏疽等皮损。多见于肿瘤患者。水痘样带状疱疹,是疱疹出现一、两天后,全身有散在的水痘样水疱,终于干燥结痂而消失。多见于年老体弱或肿瘤患者。
带状疱疹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情志不畅,肝气不疏,气郁化火,外感毒邪,循经而发,故见皮肤起疱疹,多沿肝经循行路线分布,皮色鲜红,浸润明显。饮食不节,脾经湿盛,外感时邪、湿热毒邪,蕴阻肌肤,亦见皮肤起丘疱疹,皮色红,疱壁松弛;若水疱消失后患处仍疼痛明显,皮损色暗红,或年老体弱,血虚肝旺,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日久不减。总之,本病初起多属肝胆湿热或脾经湿热,日久或年老体弱多属气血凝滞。
1.肝胆湿热
证候:皮疹色红,疱壁紧胀,灼热刺疼,伴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辨析:①辨证:本病以皮疹色红、疱壁紧胀、灼热刺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肝胆湿热,熏蒸肌肤而见水疱色红;湿热郁阻则灼热刺痛;热伤津液则口苦咽干、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肝为刚脏,肝胆湿热则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滑数为肝胆湿热之象。
2.脾经湿盛
证候:丘疱疹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张,大便时溏,女性患者白带多,舌淡胖,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辨析:①辨证:本证以疱疹皮色淡、口不渴、不思饮食、食后腹胀、苔白厚或腻、脉沉缓或滑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饮食不节,脾运失司,湿热内生,湿阻气机,蕴滞肌肤而见皮肤起丘疱疹。因湿盛于热则皮色较淡,疱壁松弛;湿邪阻滞中焦则口不渴,食少腹胀,便溏。舌体胖大,苔白厚或腻,脉沉缓或滑为湿盛之象。
3.气滞血瘀
证候:水疱消退,局部疼痛不止,皮色暗红,灰褐色或色素沉着,疼痛以夜晚或阴雨天加重,舌暗苔白,脉弦细。
辨析:①辨证:本证以丘疱疹消退之后疼痛不止为辨证要点,老年人多见。②病机:年老体弱,气血不足,循行不畅;肝经湿热,脾经湿盛,均可阻滞气机;气血循行不畅,凝滞肌肤,不通则痛。湿热之邪虽退但气血凝滞未解,所以皮疹消退,疼痛不止。舌暗苔白、脉弦细为气滞血瘀之象。
西医诊断标准:
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1.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2.局部先觉皮肤灼热、疼痛,感觉过敏。继而出现皮肤潮红及簇集粟粒大小丘疹,迅速变为小水疱,附近淋巴结肿大。
3.皮疹好发于胸背、面、颈、腰腹部,单侧发疹,常沿皮神经分布,亦可发于眼、鼻、口腔、阴部等处。
4.多于春秋季节发病,愈后一般不再复发。
5.发病迅速,全病程平均约需1~2周。皮疹消退后可留色素沉着。老年病人常在损害消退后局部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
6.神经痛样疼痛为其特征,此疼痛可为前驱症状或伴随症状,高龄患者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严重。
7.组织病理变化:表皮网状变化与气球状变性,形成表皮内水疱。早期为多房性水疱,以后变为单房性水疱。疱液内可见纤维蛋白、炎细胞及气球状细胞。真皮浅层有炎细胞浸润,血管炎及红细胞外渗。严重者可因纤维蛋白样血栓形成而发生坏死。
西医诊断依据:
临床诊断
1.皮损为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成簇的水疱,大小不等,或有血疱,甚则坏疽。
2.可先有轻度发热、周身不适及患部皮肤灼热感及神经痛等前驱症状;多见于成人。
3.皮疹多数沿周围神经伸延,作单侧分布,一群至数群水疱,排列成带状,疱疹各群之间有正常皮肤。
4.部分病人可侵及耳部、眼部及泛发全身。组织病理与单纯疱疹、水痘不能区别,但其炎症反应较单纯疱疹重而较水痘轻。根据成群水疱单侧发生,沿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并有疼痛的特点,本病不难诊断。不典型的类型,须与肋间神经痛、急性阑尾炎及坐骨神经痛等鉴别。部分病人在发疹前有患处疼痛,应注意与相应部位的疼痛性疾病相鉴别,以防误诊。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如耳部带状疱疹易误诊为中耳炎,应注意细心鉴别。
几种异型带状疱疹
1、顿挫性带状疱疹:指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水疱者,称为不全性。少数病例仅有典型的节段性神经疼痛而无皮疹,易被误诊为急腹症、冠心病等其他疾病,称为顿挫性带状疱疹。
2、大疱性带状疱疹:指有大疱形成者。
3、出血性带状疱疹:疱液为血性。
4、坏疽性带状疱疹:老年人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皮损可坏死,愈后留有瘢痕。
5、泛发性带状疱疹:皮损广泛,甚至波及全身皮肤和黏膜,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同时出现大疱、血疱、坏疽等皮损。多见于肿瘤患者。水痘样带状疱疹,是疱疹出现一、两天后,全身有散在的水痘样水疱,终于干燥结痂而消失。多见于年老体弱或肿瘤患者。
带状疱疹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情志不畅,肝气不疏,气郁化火,外感毒邪,循经而发,故见皮肤起疱疹,多沿肝经循行路线分布,皮色鲜红,浸润明显。饮食不节,脾经湿盛,外感时邪、湿热毒邪,蕴阻肌肤,亦见皮肤起丘疱疹,皮色红,疱壁松弛;若水疱消失后患处仍疼痛明显,皮损色暗红,或年老体弱,血虚肝旺,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日久不减。总之,本病初起多属肝胆湿热或脾经湿热,日久或年老体弱多属气血凝滞。
1.肝胆湿热
证候:皮疹色红,疱壁紧胀,灼热刺疼,伴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辨析:①辨证:本病以皮疹色红、疱壁紧胀、灼热刺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肝胆湿热,熏蒸肌肤而见水疱色红;湿热郁阻则灼热刺痛;热伤津液则口苦咽干、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肝为刚脏,肝胆湿热则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滑数为肝胆湿热之象。
2.脾经湿盛
证候:丘疱疹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张,大便时溏,女性患者白带多,舌淡胖,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辨析:①辨证:本证以疱疹皮色淡、口不渴、不思饮食、食后腹胀、苔白厚或腻、脉沉缓或滑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饮食不节,脾运失司,湿热内生,湿阻气机,蕴滞肌肤而见皮肤起丘疱疹。因湿盛于热则皮色较淡,疱壁松弛;湿邪阻滞中焦则口不渴,食少腹胀,便溏。舌体胖大,苔白厚或腻,脉沉缓或滑为湿盛之象。
3.气滞血瘀
证候:水疱消退,局部疼痛不止,皮色暗红,灰褐色或色素沉着,疼痛以夜晚或阴雨天加重,舌暗苔白,脉弦细。
辨析:①辨证:本证以丘疱疹消退之后疼痛不止为辨证要点,老年人多见。②病机:年老体弱,气血不足,循行不畅;肝经湿热,脾经湿盛,均可阻滞气机;气血循行不畅,凝滞肌肤,不通则痛。湿热之邪虽退但气血凝滞未解,所以皮疹消退,疼痛不止。舌暗苔白、脉弦细为气滞血瘀之象。
西医诊断标准:
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1.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2.局部先觉皮肤灼热、疼痛,感觉过敏。继而出现皮肤潮红及簇集粟粒大小丘疹,迅速变为小水疱,附近淋巴结肿大。
3.皮疹好发于胸背、面、颈、腰腹部,单侧发疹,常沿皮神经分布,亦可发于眼、鼻、口腔、阴部等处。
4.多于春秋季节发病,愈后一般不再复发。
5.发病迅速,全病程平均约需1~2周。皮疹消退后可留色素沉着。老年病人常在损害消退后局部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
6.神经痛样疼痛为其特征,此疼痛可为前驱症状或伴随症状,高龄患者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严重。
7.组织病理变化:表皮网状变化与气球状变性,形成表皮内水疱。早期为多房性水疱,以后变为单房性水疱。疱液内可见纤维蛋白、炎细胞及气球状细胞。真皮浅层有炎细胞浸润,血管炎及红细胞外渗。严重者可因纤维蛋白样血栓形成而发生坏死。
西医诊断依据:
临床诊断
1.皮损为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成簇的水疱,大小不等,或有血疱,甚则坏疽。
2.可先有轻度发热、周身不适及患部皮肤灼热感及神经痛等前驱症状;多见于成人。
3.皮疹多数沿周围神经伸延,作单侧分布,一群至数群水疱,排列成带状,疱疹各群之间有正常皮肤。
4.部分病人可侵及耳部、眼部及泛发全身。组织病理与单纯疱疹、水痘不能区别,但其炎症反应较单纯疱疹重而较水痘轻。根据成群水疱单侧发生,沿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并有疼痛的特点,本病不难诊断。不典型的类型,须与肋间神经痛、急性阑尾炎及坐骨神经痛等鉴别。部分病人在发疹前有患处疼痛,应注意与相应部位的疼痛性疾病相鉴别,以防误诊。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如耳部带状疱疹易误诊为中耳炎,应注意细心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