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绝大部分人都不需要专门的吸氧器,但有机条件下必须要吸氧气,比如在出现重度伤病的时候,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有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这时候就需要吸氧气,医院在抢救病危人群的时候,通常都要给患者带上氧气面罩,帮助改善患者的呼吸,下面详细介绍人体吸入氧气的诸多目的。
氧气吸入的目的:
吸氧有不同目的的大致分为预防性保健吸氧和辅助治疗吸氧。
预防性保健吸氧:提高环境氧气浓度,改善正常人群与亚健康人群人体缺氧症状
通过氧气吸入器将吸氧流量控制在2升/分钟之内(吸入的氧气浓度大约在50%左右),一天的吸氧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一次不能少于10分钟),这种保健型的吸氧方法是一种广谱的吸氧方法对于正常人是安全和有保健效果的。流量1升/分钟使用于除了婴幼儿以外的所有人群。选择合理吸氧时间非常重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临睡前吸氧的保健效果最好,并且能降低夜间或凌晨发生意外情况几率(心脏病和脑血栓在夜间和凌晨发病几率最高),对于工作繁忙以致影响睡眠的中年人来说,由于氧气的镇静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辅助治疗吸氧:提供医用级别氧气辅助康复期病人康复或改善病人呼吸环境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应急处吸氧应根据具体病症吸氧浓度可以在1~5升/分钟之间调整,但是2.5升/分钟(吸入的氧气浓度大约在92%左右)的以上流量连续吸入时间不宜大于30分钟。比如说,冠心病发作的(症状:心绞痛,背部扩散性疼痛)时候可以选择流量2~3升/分钟连续吸氧10~30分钟后,将流量调小为1~2升后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在决定持续吸氧的时间。牢记在症状缓解后也要在1~1.5升再吸20~30分钟巩固。
吸氧方法及要点
由于吸氧者的吸氧目的各不同,从时机、时长、流量和浓度上进行控制是掌握吸氧放大的关键。针对不同的使用目的和病症,将吸氧方法调整到最合理变得很重要。吸氧必须注意四个要点:吸氧时机、吸氧时长、吸氧流量和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的长短要根据使用目的,结合吸氧浓度(流量)来进行合理的搭配。下面内容分别阐述不同吸氧需求中四个要点关系。
氧气吸入的目的:
吸氧有不同目的的大致分为预防性保健吸氧和辅助治疗吸氧。
预防性保健吸氧:提高环境氧气浓度,改善正常人群与亚健康人群人体缺氧症状
通过氧气吸入器将吸氧流量控制在2升/分钟之内(吸入的氧气浓度大约在50%左右),一天的吸氧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一次不能少于10分钟),这种保健型的吸氧方法是一种广谱的吸氧方法对于正常人是安全和有保健效果的。流量1升/分钟使用于除了婴幼儿以外的所有人群。选择合理吸氧时间非常重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临睡前吸氧的保健效果最好,并且能降低夜间或凌晨发生意外情况几率(心脏病和脑血栓在夜间和凌晨发病几率最高),对于工作繁忙以致影响睡眠的中年人来说,由于氧气的镇静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辅助治疗吸氧:提供医用级别氧气辅助康复期病人康复或改善病人呼吸环境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应急处吸氧应根据具体病症吸氧浓度可以在1~5升/分钟之间调整,但是2.5升/分钟(吸入的氧气浓度大约在92%左右)的以上流量连续吸入时间不宜大于30分钟。比如说,冠心病发作的(症状:心绞痛,背部扩散性疼痛)时候可以选择流量2~3升/分钟连续吸氧10~30分钟后,将流量调小为1~2升后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在决定持续吸氧的时间。牢记在症状缓解后也要在1~1.5升再吸20~30分钟巩固。
吸氧方法及要点
由于吸氧者的吸氧目的各不同,从时机、时长、流量和浓度上进行控制是掌握吸氧放大的关键。针对不同的使用目的和病症,将吸氧方法调整到最合理变得很重要。吸氧必须注意四个要点:吸氧时机、吸氧时长、吸氧流量和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的长短要根据使用目的,结合吸氧浓度(流量)来进行合理的搭配。下面内容分别阐述不同吸氧需求中四个要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