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们,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会有很多错误的行为,比如大部分父母都会放一种错误,那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教育孩子,完全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说的很多话以及所做的事情都会让孩子不舒服,尤其父母们经常出现的下列这些行为是很容易伤害孩子的。
最伤孩子的八种行为:
夫妻互相拆台
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是孩子的整个世界。
首先,家庭教育的原则要一致,也就是要有共识。假如夫妻俩教育孩子的原则不一样,那孩子听谁的?假如爷爷奶奶也加进来,那时孩子会听谁的?孩子一定挑那个躲在他后面就没事的,这时就不好教了,所以夫妻要多沟通。
此外,教育孩子要夫妻配合。
假如是妈妈,跟儿子说:"儿子,妈妈为做了这么多,要孝顺"。讲得出口吗?是不是觉得怪怪的。这个时候,父亲的就该教孩子要孝顺母亲。爸爸说:“儿子,一定要孝顺妈妈。为什么?因为妈妈怀孕的时候特别辛苦,现在每天还要上班,还要早起给做饭。”要把母亲所有的辛劳,都娓娓道来,这样教育孩子,可以让孩子懂得去珍惜母亲的恩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爸爸妈妈经常吵得面红耳赤,互相诋毁、拆台,甚至大打出手,不但会引起孩子的恐惧,破坏孩子的安全感,甚至会让孩子变得不尊重父母。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择偶观。
唠叨是把小刀子
知乎上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最反感父母?
点赞最高的是:父母唠叨的时候。
或许会说:唠叨是出于对孩子的爱。
但一定要谨记,过度唠叨可能会把孩子推向相反的方向。
亲子边界意识模糊
一个初中男孩,每天沉迷于手机,回到家就戴着耳机看视频打游戏,对人总是爱搭不理,这让父母十分担忧。
后来,育儿师发现:在这个孩子卧室的门上有个锁眼大小的洞,父母时不时通过这个洞来观察孩子的动向。
育儿师说,正是父母的这一行为,让孩子感觉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
河东狮吼
有位朋友对说:「孩子真是亲生的啊,上一秒刚吼完他,下一秒就扑进怀里说,妈妈爱。」
听了这话,并不为朋友感到高兴,而是有些担心那个经常被吼的孩子。
或许会说:
「做不到啊!」
「控制不了自己呀!」
「没办法,只有发火,孩子才会听话!」
但有没有想过,被吼过的孩子其实已经伤痕累累,只是看不见。
他会委曲求全地讨好,他会没有任何条件地原谅,他从不计较对他曾经的恶劣态度。
那是因为他在用这种方式爱着。
孩子的爱才是真正的无条件。而呢?是否附加了条件?
无原则的妥协
很多家长都是「刀子嘴豆腐心」,比如和孩子提前说好:逛商场一次只能买一个玩具,看电视一次只能看半小时。
但,往往又架不住孩子的死缠烂打。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妥协了,玩具买了一个又一个,看电视时间延长了一次又一次。
父母的妥协,只会让孩子认为规则不重要,让他们误以为所有规则都是可以随意践踏的。
父母一定要学会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在拒绝孩子的时候,不要急着和孩子去争辩,可以在事后等孩子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讲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必须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和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会接受意见。
让孩子听话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奇葩大会》上说,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的骗局。
听话的孩子,最容易养成的一种性格就是「讨好型人格」。
一个拥有讨好型人格的小孩,是一个自认同感非常低的人,他们会压抑自己的喜好,去努力迎合别人,哪怕这个人自己压根不喜欢。
让孩子成为孩子,允许他们任性,允许他们说「不」,赋予孩子选择权。父母应该停下来,认真聆听一下孩子的内心,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
说话不算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国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43.6%,排在第一位。
手机不离身
有人说,毁掉孩子的第一杀手,不是打骂不是离婚,而是手机。
父母玩手机的行为,不但威胁孩子的人身安全,更是伤害到了亲子关系。
一位美国小学教师给她的二年级学生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是:最不喜欢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不喜欢?
其中有4名孩子写到:希望手机从未被发明过,因为他们的父母对手机太过依赖。
最伤孩子的八种行为:
夫妻互相拆台
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是孩子的整个世界。
首先,家庭教育的原则要一致,也就是要有共识。假如夫妻俩教育孩子的原则不一样,那孩子听谁的?假如爷爷奶奶也加进来,那时孩子会听谁的?孩子一定挑那个躲在他后面就没事的,这时就不好教了,所以夫妻要多沟通。
此外,教育孩子要夫妻配合。
假如是妈妈,跟儿子说:"儿子,妈妈为做了这么多,要孝顺"。讲得出口吗?是不是觉得怪怪的。这个时候,父亲的就该教孩子要孝顺母亲。爸爸说:“儿子,一定要孝顺妈妈。为什么?因为妈妈怀孕的时候特别辛苦,现在每天还要上班,还要早起给做饭。”要把母亲所有的辛劳,都娓娓道来,这样教育孩子,可以让孩子懂得去珍惜母亲的恩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爸爸妈妈经常吵得面红耳赤,互相诋毁、拆台,甚至大打出手,不但会引起孩子的恐惧,破坏孩子的安全感,甚至会让孩子变得不尊重父母。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择偶观。
唠叨是把小刀子
知乎上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最反感父母?
点赞最高的是:父母唠叨的时候。
或许会说:唠叨是出于对孩子的爱。
但一定要谨记,过度唠叨可能会把孩子推向相反的方向。
亲子边界意识模糊
一个初中男孩,每天沉迷于手机,回到家就戴着耳机看视频打游戏,对人总是爱搭不理,这让父母十分担忧。
后来,育儿师发现:在这个孩子卧室的门上有个锁眼大小的洞,父母时不时通过这个洞来观察孩子的动向。
育儿师说,正是父母的这一行为,让孩子感觉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
河东狮吼
有位朋友对说:「孩子真是亲生的啊,上一秒刚吼完他,下一秒就扑进怀里说,妈妈爱。」
听了这话,并不为朋友感到高兴,而是有些担心那个经常被吼的孩子。
或许会说:
「做不到啊!」
「控制不了自己呀!」
「没办法,只有发火,孩子才会听话!」
但有没有想过,被吼过的孩子其实已经伤痕累累,只是看不见。
他会委曲求全地讨好,他会没有任何条件地原谅,他从不计较对他曾经的恶劣态度。
那是因为他在用这种方式爱着。
孩子的爱才是真正的无条件。而呢?是否附加了条件?
无原则的妥协
很多家长都是「刀子嘴豆腐心」,比如和孩子提前说好:逛商场一次只能买一个玩具,看电视一次只能看半小时。
但,往往又架不住孩子的死缠烂打。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妥协了,玩具买了一个又一个,看电视时间延长了一次又一次。
父母的妥协,只会让孩子认为规则不重要,让他们误以为所有规则都是可以随意践踏的。
父母一定要学会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在拒绝孩子的时候,不要急着和孩子去争辩,可以在事后等孩子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讲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必须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和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会接受意见。
让孩子听话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奇葩大会》上说,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的骗局。
听话的孩子,最容易养成的一种性格就是「讨好型人格」。
一个拥有讨好型人格的小孩,是一个自认同感非常低的人,他们会压抑自己的喜好,去努力迎合别人,哪怕这个人自己压根不喜欢。
让孩子成为孩子,允许他们任性,允许他们说「不」,赋予孩子选择权。父母应该停下来,认真聆听一下孩子的内心,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
说话不算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国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43.6%,排在第一位。
手机不离身
有人说,毁掉孩子的第一杀手,不是打骂不是离婚,而是手机。
父母玩手机的行为,不但威胁孩子的人身安全,更是伤害到了亲子关系。
一位美国小学教师给她的二年级学生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是:最不喜欢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不喜欢?
其中有4名孩子写到:希望手机从未被发明过,因为他们的父母对手机太过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