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的话就很有可能会患有炎症。患有炎症的话大家的身体上都会有所体现。炎症通常会伴有发烧,头晕等现象。除了身体上的这些症状之外,大家还可以去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来判断炎症的严重程度以及具体的病因,从而进行治疗。那么,慢性炎症的血常规表现到底都有哪些呢?
血常规检查的作用
1、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
如果乙肝患者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
重度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3、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一般来说,当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5*10的9次方/L、血小板<5*10的9次方/L时,不要选用或停用干扰素,可选用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进行抗病毒药物。我院目前是采用抗病毒免疫疗法结合这些药物综合使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判断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血象降低,应考虑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如果是轻微的慢性炎症,一般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不会有明显的增高的。一般炎症的急性期可引起白细胞增高,慢性炎症一般血常规检查不能体现出来的,可根据自身症状确定。
血常规检查的作用
1、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
如果乙肝患者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
重度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3、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一般来说,当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5*10的9次方/L、血小板<5*10的9次方/L时,不要选用或停用干扰素,可选用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进行抗病毒药物。我院目前是采用抗病毒免疫疗法结合这些药物综合使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判断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血象降低,应考虑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如果是轻微的慢性炎症,一般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不会有明显的增高的。一般炎症的急性期可引起白细胞增高,慢性炎症一般血常规检查不能体现出来的,可根据自身症状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