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挖耳朵,或者耳道中伤口破损没来得及及时处理,耳道内狭小的环境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流脓。这个时候就应该避免再次破坏伤口,并及时抹上药水等待炎症消除。消炎药会抵抗病毒的再次入侵。防止伤口进一步化脓,并帮助伤口恢复。那么此时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消炎药呢?
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燥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具体症状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感到耳闷,听力渐降,伴耳鸣。鼓膜未穿孔前,除了耳痛剧烈外,还伴有畏寒、发热等。当鼓膜穿孔后疼痛骤然减轻,但脓液自中耳流入外耳道,出现耳朵流脓的典型症状,初为血水脓性,以后变为脓液。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间歇性流脓,脓液可呈黏液性,黏脓性和黏稠臭脓。胆脂瘤性中耳炎流脓呈持续性,其量不多,具有腐败性恶臭,脓液中混有豆渣样或葱皮样分泌物,是谓胆脂瘤。
中耳炎怎么治疗
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得了中耳炎需要积极寻找治疗的方法,现在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药物治疗、验方治疗、手术治疗等。下面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治疗的方法。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或者吃药:(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验方治疗:(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燥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具体症状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感到耳闷,听力渐降,伴耳鸣。鼓膜未穿孔前,除了耳痛剧烈外,还伴有畏寒、发热等。当鼓膜穿孔后疼痛骤然减轻,但脓液自中耳流入外耳道,出现耳朵流脓的典型症状,初为血水脓性,以后变为脓液。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间歇性流脓,脓液可呈黏液性,黏脓性和黏稠臭脓。胆脂瘤性中耳炎流脓呈持续性,其量不多,具有腐败性恶臭,脓液中混有豆渣样或葱皮样分泌物,是谓胆脂瘤。
中耳炎怎么治疗
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得了中耳炎需要积极寻找治疗的方法,现在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药物治疗、验方治疗、手术治疗等。下面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治疗的方法。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或者吃药:(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验方治疗:(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