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腰椎穿刺这种东西很多人有腰椎穿刺来治疗腰椎问题的,但实际上腰椎穿刺是神经临床使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用于对于神经系统的诊断和治疗。腰椎穿刺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找到穿刺的位置。对于很多经常从事这种方面的人来说是一种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事情,那么进行腰椎穿刺的位置是哪里呢?
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术(lumbarpuncture)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操作也较为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腰椎穿刺是在L3与L4或L4与L5之间的间隙进针,采集脑脊液标本用于诊断,腰椎穿刺也可用于治疗。在腰椎穿刺过程中,如果颅腔与脊髓腔之间的压力差增加,可以导致脑干疝形成。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做腰穿,操作本身是很安全的。有人说腰穿会使小孩变傻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一、适应证
①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或出血性疾病。
②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③作其它辅助检查,如气脑造影、脊髓空气造影、脑室脑池放射性核素扫描等。
④对颅内出血、炎症或颅脑手术后,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可关轻临床症状。
⑤进行腰椎麻醉或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二、禁忌证
1.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
2.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的患者
3.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者
三、术前准备:
①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内有无菌镊子1把(浸泡在消毒液中)2.5%碘酒、70%碘酒、无菌棉签、敷罐1只(内盛纱布、棉球)胶布、弯盘1只、治疗巾及橡皮巾各1条、砂轮、止血钳、止血带。
②无菌腰椎穿刺包。内有腰椎穿刺针、测压管及三通管、5ml注射器、7号针头、血管钳1把、洞巾、纱布、棉球、试管2个。
③其它用物。无菌手套、2%普鲁卡因、弯盘、鞘内注射药物、酒精灯、火柴、按需要准备培养管1~2个。
四、操作流程:
①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嘱排尿。
②术前做普鲁卡因皮试,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前,以屏风遮挡
③病人侧卧硬板床上,取去枕头,背部齐床沿,铺好橡皮巾、治疗巾,头向胸前弯曲,双手抱膝,双膝向腹部弯曲,腰背尽量向后弓起,使用使椎间隙增宽,有利穿刺。
④穿刺时协助病人固定姿势,避免移动以防针头折断,儿童尤为重要。
⑤穿刺部位一般取3~4腰椎间隙、两侧髂脊连线的脊棘线为第3腰椎间隙。
⑥穿刺部位严格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以2%普鲁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
⑦术者持腰椎穿刺针(套上针芯),沿腰椎间隙垂直进针,推进4~6cm(儿童2~3cm)深度时,或感到阻力突然消失,表明针头已进入脊膜腔。拔出针芯,脑脊液自动流出,此时让病人全身放松,平静呼吸,双下肢和头部略伸展,接上压力管,可见液面缓缓上升,到一定平面后可见液平面随呼吸而波动,此读数为脑脊液压力;如压力明显增高,针芯则不能完全拔出,使脑脊液缓慢滴出,以防脑疝形成。
⑧穿刺过程,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若病情突变,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操作,并协助抢救。
⑨需要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作动力试验(亦称压颈试验)。即于测定初压后压迫病人一侧颈静脉10秒,进行观察判断。
A、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立即上升至原来水平1倍,解除压迫后,在20秒内迅速下降至原来水平,表明蛛网膜下腔无阻塞。
B、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不上升,表明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
C、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缓慢上升,解除压迫后又缓慢下降或不下降,表明蛛网膜下腔有不完全阻塞。
⑩接取脑脊液3~5ml于无菌试管中送检。需作细菌培养,应将无菌试管口经过酒精火焰灭菌,接取脑脊液,然后管口及棉塞再通过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盖上棉塞。如需作鞘内注射时将药液缓慢注入。
⑾术毕套入针芯,拔出腰椎穿刺针,针孔以碘酒消毒,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1周内勿沾湿穿刺处。
⑿清理床单及用物,记录脑脊液量、颜色、性质,将采集标本立即送化验。
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术(lumbarpuncture)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操作也较为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腰椎穿刺是在L3与L4或L4与L5之间的间隙进针,采集脑脊液标本用于诊断,腰椎穿刺也可用于治疗。在腰椎穿刺过程中,如果颅腔与脊髓腔之间的压力差增加,可以导致脑干疝形成。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做腰穿,操作本身是很安全的。有人说腰穿会使小孩变傻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一、适应证
①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或出血性疾病。
②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③作其它辅助检查,如气脑造影、脊髓空气造影、脑室脑池放射性核素扫描等。
④对颅内出血、炎症或颅脑手术后,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可关轻临床症状。
⑤进行腰椎麻醉或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二、禁忌证
1.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
2.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的患者
3.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者
三、术前准备:
①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内有无菌镊子1把(浸泡在消毒液中)2.5%碘酒、70%碘酒、无菌棉签、敷罐1只(内盛纱布、棉球)胶布、弯盘1只、治疗巾及橡皮巾各1条、砂轮、止血钳、止血带。
②无菌腰椎穿刺包。内有腰椎穿刺针、测压管及三通管、5ml注射器、7号针头、血管钳1把、洞巾、纱布、棉球、试管2个。
③其它用物。无菌手套、2%普鲁卡因、弯盘、鞘内注射药物、酒精灯、火柴、按需要准备培养管1~2个。
四、操作流程:
①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嘱排尿。
②术前做普鲁卡因皮试,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前,以屏风遮挡
③病人侧卧硬板床上,取去枕头,背部齐床沿,铺好橡皮巾、治疗巾,头向胸前弯曲,双手抱膝,双膝向腹部弯曲,腰背尽量向后弓起,使用使椎间隙增宽,有利穿刺。
④穿刺时协助病人固定姿势,避免移动以防针头折断,儿童尤为重要。
⑤穿刺部位一般取3~4腰椎间隙、两侧髂脊连线的脊棘线为第3腰椎间隙。
⑥穿刺部位严格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以2%普鲁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
⑦术者持腰椎穿刺针(套上针芯),沿腰椎间隙垂直进针,推进4~6cm(儿童2~3cm)深度时,或感到阻力突然消失,表明针头已进入脊膜腔。拔出针芯,脑脊液自动流出,此时让病人全身放松,平静呼吸,双下肢和头部略伸展,接上压力管,可见液面缓缓上升,到一定平面后可见液平面随呼吸而波动,此读数为脑脊液压力;如压力明显增高,针芯则不能完全拔出,使脑脊液缓慢滴出,以防脑疝形成。
⑧穿刺过程,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若病情突变,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操作,并协助抢救。
⑨需要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作动力试验(亦称压颈试验)。即于测定初压后压迫病人一侧颈静脉10秒,进行观察判断。
A、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立即上升至原来水平1倍,解除压迫后,在20秒内迅速下降至原来水平,表明蛛网膜下腔无阻塞。
B、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不上升,表明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
C、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缓慢上升,解除压迫后又缓慢下降或不下降,表明蛛网膜下腔有不完全阻塞。
⑩接取脑脊液3~5ml于无菌试管中送检。需作细菌培养,应将无菌试管口经过酒精火焰灭菌,接取脑脊液,然后管口及棉塞再通过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盖上棉塞。如需作鞘内注射时将药液缓慢注入。
⑾术毕套入针芯,拔出腰椎穿刺针,针孔以碘酒消毒,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1周内勿沾湿穿刺处。
⑿清理床单及用物,记录脑脊液量、颜色、性质,将采集标本立即送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