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很多人都听过,虽然小小一根针但它的作用却很大。针灸对于疏通经络、平衡身体具有很重要作用。针灸虽然流传了很久,但它的且需要做到很精准无误,因为人体有很多的穴位,每种疾病都会有大致对应的穴位。而最主要的人体有十大针灸穴位,这是大针灸穴位是什么呢?
一、人体十大针灸穴位
1、合谷:位于虎口,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和手心的劳宫相对。
2、内关: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之处,在两根肌腱的中间,和腕横纹外侧的外关相对。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一穴多用,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心包是心脏的包膜,它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心脏供血,治疗各种各样的心脏疾患,比如心悸、胸痛、胸闷等;它可以降胃气,配合足三里治疗胃痛、呃逆、呕吐、打嗝;它可以镇静安神、滋阴降火,配合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烦躁、内热、掌心发热、出汗等病症。经常揉按内关对于各种各样的心脑血管疾病、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晕车常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这是脾胃虚弱、胃气上逆的缘故,重按两个手腕内侧的内关可以有效防治晕车。
3、风池:在双耳后、枕骨下,发际边缘的凹陷处。
4、神阙:神阙就是肚脐眼,位于腹部中央,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
5、气海、关元:在小腹的正中线上,分别位于神阙下1.5寸和3寸的部位。
6、命门、肾俞:命门在背部正中线第2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肾俞在命门两边旁开1.5寸的部位。
7、足三里:位于膝下3寸、小腿的前外侧。最重要的保健养生穴位之足三里为全身性强壮要穴,也是自古以来养生保健第一大要穴,备受古今养生家、医学家们的重视。“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常灸足三里,赛吃老母鸡”等在全国各地流传俗语,就是对足三里的赞誉。在国外,对足三里的作用也很强调,特别在日本,有人提出:“每月有10日灸足三里,寿可至200余岁。”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合穴,可健脾胃、助消化、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元、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功能,有效提高过敏人群对各种过敏源的适应能力。主治胃痛、恶心、呕吐、食少、消化不良、完谷不化、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疳积、肠炎、乳腺炎、头痛、眩晕、失眠、耳鸣、心悸、心慌、虚劳、羸瘦、气短、气喘、咳嗽、痰多、中风、水肿、下肢萎痹、半身不遂、膝胫酸痛、各种过敏性疾病。
8、阳陵泉:位于膝下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和小腿内侧的阴陵泉相对。
9、三阴交:在内踝上3寸的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和外踝上的绝骨相对。
10、涌泉:在足心前1/3的凹陷中。
一、人体十大针灸穴位
1、合谷:位于虎口,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和手心的劳宫相对。
2、内关: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之处,在两根肌腱的中间,和腕横纹外侧的外关相对。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一穴多用,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心包是心脏的包膜,它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心脏供血,治疗各种各样的心脏疾患,比如心悸、胸痛、胸闷等;它可以降胃气,配合足三里治疗胃痛、呃逆、呕吐、打嗝;它可以镇静安神、滋阴降火,配合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烦躁、内热、掌心发热、出汗等病症。经常揉按内关对于各种各样的心脑血管疾病、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晕车常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这是脾胃虚弱、胃气上逆的缘故,重按两个手腕内侧的内关可以有效防治晕车。
3、风池:在双耳后、枕骨下,发际边缘的凹陷处。
4、神阙:神阙就是肚脐眼,位于腹部中央,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
5、气海、关元:在小腹的正中线上,分别位于神阙下1.5寸和3寸的部位。
6、命门、肾俞:命门在背部正中线第2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肾俞在命门两边旁开1.5寸的部位。
7、足三里:位于膝下3寸、小腿的前外侧。最重要的保健养生穴位之足三里为全身性强壮要穴,也是自古以来养生保健第一大要穴,备受古今养生家、医学家们的重视。“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常灸足三里,赛吃老母鸡”等在全国各地流传俗语,就是对足三里的赞誉。在国外,对足三里的作用也很强调,特别在日本,有人提出:“每月有10日灸足三里,寿可至200余岁。”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合穴,可健脾胃、助消化、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元、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功能,有效提高过敏人群对各种过敏源的适应能力。主治胃痛、恶心、呕吐、食少、消化不良、完谷不化、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疳积、肠炎、乳腺炎、头痛、眩晕、失眠、耳鸣、心悸、心慌、虚劳、羸瘦、气短、气喘、咳嗽、痰多、中风、水肿、下肢萎痹、半身不遂、膝胫酸痛、各种过敏性疾病。
8、阳陵泉:位于膝下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和小腿内侧的阴陵泉相对。
9、三阴交:在内踝上3寸的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和外踝上的绝骨相对。
10、涌泉:在足心前1/3的凹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