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被学者们发表出来。随着医学水平的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很多在古代难以医治的疾病在如今时刻已经是小病了,不足以让人们担惊受怕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医学中治疗脑部肿瘤的一种方法,大家可以来了解一下。
立体定向脑瘤间质放射治疗又称立体定向脑瘤内近距离照射,系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放射性核素置入脑肿瘤内,使脑瘤局部产生大剂量的放射效应(100~400Gy),而周围正常脑组织受照量极小,由此而产生的脑坏死率也较普通颅外放射方法显著降低。
一、适应症
立体定向脑瘤间质放射治疗适用于:
1。手术损伤性和危险性大的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如运动区、语言区、底节区、第三脑室附近及脑干等部位)的肿瘤。
2。手术难以全切的颅咽管瘤。
3。手术后复发的恶性肿瘤。
4。某些分泌功能亢进的垂体腺瘤或垂体癌。
5。年老体弱或因其他原因不适于开颅手术的脑瘤病人。
二、术前准备
1。选择适宜的放射性核素。囊性肿瘤或体积较小(直径<3cm)的实质性肿瘤可选用胶体状核素,因该类核素主要靠β射线起治疗作用,依据β射线能量的不同,穿透软组织的范围为0。2~1。0cm;体积较大的实质性肿瘤主要应用颗粒状核素,因其γ射线穿透软组织能力强,杀伤肿瘤组织的范围较大。
2。准备相应的放疗器械和防护设备。
三、术后处理
1。放射性核素所污染的物品须专门隔离处理。
2。术后两周内酌情行抗脑水肿治疗。
四、并发症
1。穿刺伤道血肿。给予止血剂,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2。脑组织放射性损伤。多发生于采用暂时性置入核素方法,进行短期大剂量放射治疗时。若采用的为载放射源导管,应将其拔除;若为后装机治疗,则应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适当减少每次的照射剂量或减少放射总剂量。
3。放射性头皮坏死。多发生于对较表浅的脑瘤治疗,因此要特别注意设计放射范围,以免穿刺点附近的头皮接受过大放射剂量而发生坏死。
立体定向脑瘤间质放射治疗又称立体定向脑瘤内近距离照射,系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放射性核素置入脑肿瘤内,使脑瘤局部产生大剂量的放射效应(100~400Gy),而周围正常脑组织受照量极小,由此而产生的脑坏死率也较普通颅外放射方法显著降低。
一、适应症
立体定向脑瘤间质放射治疗适用于:
1。手术损伤性和危险性大的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如运动区、语言区、底节区、第三脑室附近及脑干等部位)的肿瘤。
2。手术难以全切的颅咽管瘤。
3。手术后复发的恶性肿瘤。
4。某些分泌功能亢进的垂体腺瘤或垂体癌。
5。年老体弱或因其他原因不适于开颅手术的脑瘤病人。
二、术前准备
1。选择适宜的放射性核素。囊性肿瘤或体积较小(直径<3cm)的实质性肿瘤可选用胶体状核素,因该类核素主要靠β射线起治疗作用,依据β射线能量的不同,穿透软组织的范围为0。2~1。0cm;体积较大的实质性肿瘤主要应用颗粒状核素,因其γ射线穿透软组织能力强,杀伤肿瘤组织的范围较大。
2。准备相应的放疗器械和防护设备。
三、术后处理
1。放射性核素所污染的物品须专门隔离处理。
2。术后两周内酌情行抗脑水肿治疗。
四、并发症
1。穿刺伤道血肿。给予止血剂,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2。脑组织放射性损伤。多发生于采用暂时性置入核素方法,进行短期大剂量放射治疗时。若采用的为载放射源导管,应将其拔除;若为后装机治疗,则应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适当减少每次的照射剂量或减少放射总剂量。
3。放射性头皮坏死。多发生于对较表浅的脑瘤治疗,因此要特别注意设计放射范围,以免穿刺点附近的头皮接受过大放射剂量而发生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