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不同和饮食选择的差异,都会导致人体的体质出现不同。而在医学领域,把人的体质主要划分为湿热体质和干热体质两种,不同体质的人群,身体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使身体受到不同疾病的困扰。因此了解体质的划分症状和治疗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淡湿体质的人群有哪些症状呢?
1.面部皮肤油脂较多
当脂肪的量超过了我们正常的身体需要时,脂肪就会从排泄口渗出。这时不仅面部油脂较多,身上皮脂腺发达的地方都会油油的。由此,体内的油脂代谢出现异常,有过多的油脂积聚,这是痰湿积聚的表现。
2.体形肥胖、腹部松软
痰湿阻在脾胃,脾气不能畅行,营养物质的转化缺乏动力,就停留在肌肤之间。而腹部的肌肉较松软,平时的运动最少,犹如一大块“海绵”,容易吸“潮湿”。脂肪的质地很柔软,所以痰湿体质的肥胖,摸上去松松的、软软的。
3.面色又黄又暗
尤其是中年人,面色发黄,眼袋很大,脸上好像浮肿一样。痰湿体质的人,因为水液代谢不正常而停滞在身体内、停留在皮肤下,就会有浮肿。痰湿停滞,也会阻碍气血的运行,气血不能到达皮肤,所以面色黄而灰暗,没有光泽。
4.多汗
到了梅雨季节,你一定感受过那种湿湿热热的天气吧,闷热,有汗但又出不畅,皮肤摸上去黏滋滋的。大家都知道雾和潮湿是挥之不去又会渗透的,这就是“湿”的特性。人体在热的时候会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痰湿就会随汗而出,黏滞不爽。
5.容易困倦、身重不爽
很多人都会有每天睡眠也还算充足,但就爱犯困的毛病。浑身像裹了湿布一样重重的,胃口也不好,这是湿困肌肉所致,也是湿困脾胃的反映。
6.经常有痰
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肺部的功能障碍,使得水饮积聚,痰涎增多。而中医理论中的痰,不单指呼吸道的痰,也指人体津液的代谢产物中粘稠不易流动的部分,包括脂肪等,所以有“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的说法。
如何调理痰湿体质?
不管是痰湿、还是湿热,关键都是湿气作祟,调理应以祛湿为主。
如果以上有中招的朋友们,就该祛除体内湿气了,所以到底要如何祛湿呢?
夏季祛湿之王,当属简单又方便的红豆薏米茶了!
材料:
薏苡仁入脾,可以健脾除湿,味甘淡,渗利即利水渗湿,像疏通水道一样将水排走。
红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
做法:薏米仁、红豆各5克,把他们炒熟后,加水煮一小时,再加入1克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等食材,转文火煮半小时,待凉饮用。
1.面部皮肤油脂较多
当脂肪的量超过了我们正常的身体需要时,脂肪就会从排泄口渗出。这时不仅面部油脂较多,身上皮脂腺发达的地方都会油油的。由此,体内的油脂代谢出现异常,有过多的油脂积聚,这是痰湿积聚的表现。
2.体形肥胖、腹部松软
痰湿阻在脾胃,脾气不能畅行,营养物质的转化缺乏动力,就停留在肌肤之间。而腹部的肌肉较松软,平时的运动最少,犹如一大块“海绵”,容易吸“潮湿”。脂肪的质地很柔软,所以痰湿体质的肥胖,摸上去松松的、软软的。
3.面色又黄又暗
尤其是中年人,面色发黄,眼袋很大,脸上好像浮肿一样。痰湿体质的人,因为水液代谢不正常而停滞在身体内、停留在皮肤下,就会有浮肿。痰湿停滞,也会阻碍气血的运行,气血不能到达皮肤,所以面色黄而灰暗,没有光泽。
4.多汗
到了梅雨季节,你一定感受过那种湿湿热热的天气吧,闷热,有汗但又出不畅,皮肤摸上去黏滋滋的。大家都知道雾和潮湿是挥之不去又会渗透的,这就是“湿”的特性。人体在热的时候会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痰湿就会随汗而出,黏滞不爽。
5.容易困倦、身重不爽
很多人都会有每天睡眠也还算充足,但就爱犯困的毛病。浑身像裹了湿布一样重重的,胃口也不好,这是湿困肌肉所致,也是湿困脾胃的反映。
6.经常有痰
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肺部的功能障碍,使得水饮积聚,痰涎增多。而中医理论中的痰,不单指呼吸道的痰,也指人体津液的代谢产物中粘稠不易流动的部分,包括脂肪等,所以有“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的说法。
如何调理痰湿体质?
不管是痰湿、还是湿热,关键都是湿气作祟,调理应以祛湿为主。
如果以上有中招的朋友们,就该祛除体内湿气了,所以到底要如何祛湿呢?
夏季祛湿之王,当属简单又方便的红豆薏米茶了!
材料:
薏苡仁入脾,可以健脾除湿,味甘淡,渗利即利水渗湿,像疏通水道一样将水排走。
红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
做法:薏米仁、红豆各5克,把他们炒熟后,加水煮一小时,再加入1克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等食材,转文火煮半小时,待凉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