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人们身体结构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位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来说你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胆囊主要是分泌胆液,从而达到促进身体健康和利于消化的一个效果。但是胆囊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较常见的就是胆囊穿孔症状。当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对于人们的胆囊安全来说,造成了一个极大的威胁。那么对于这种症状来说,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才能有效的治疗呢?
胆囊穿孔多因针刺误伤胆囊,从而造成胆汁外流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症状。
针刺误伤胆囊,以胆囊穿孔多见。其损伤部位,常见于胆囊底部,亦有刺破胆囊体部;可以是贯通损伤,也可只伤一侧囊壁。胆汁外流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症状。根据患者的体质,胆囊是否有病变、穿孔的大小,胆汁外流程度,临床上分胆囊周围炎、局限性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数种,程度上有轻重之别。
一、轻症:
可有右上腹痛,并有压痛,可伴恶心、呕吐等。有的在24~26h内不出现症状,故要注意观察。
二、重症:
多于针刺后出现症状。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并逐渐扩散至全腹,有显著触痛(以右肋下最明显),反跳痛和肌紧张。恶心、呕吐,全身可呈发热、脉速、呼吸浅快等中毒症状。特别是由于胆汁溢入腹腔,强烈刺激腹膜,渗出大量液体,降低循环血量,而易出现低血量休克。腹腔穿刺,多可抽出淡黄色胆液,有助于诊断:白细胞计数上升至1500/mm3以上,中性粒细胞增高。
预防方法
一、慎重选穴:针前应了解有无胆囊及肝病史,检查右上腹部,如触及肿大的胆囊,最好不在此范围取穴。如为肝脏肿大,更应了解胆囊的具体位置。凡遇此类情况,对经验不足者来说,以远道取穴或左病右取为宜。
二、注意操作:局部取穴,即使是在肝胆正常的情况下也应轻刺浅刺,不可刺破腹膜。期门、日月等穴,临床上不易得气。我们的体会是,针尖可稍偏向肋骨缘,斜刺至触及骨面,再提插捻转,往往会出现满意的针感,但切忌大幅度乱捣乱插。如为胆囊肿大者,取用局部穴位时,宜选30号毫针,留针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为10~15min),并嘱患者保持原来体位,不要随意变动。取针后,可令其在诊室休息30min,以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胆囊穿孔多因针刺误伤胆囊,从而造成胆汁外流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症状。
针刺误伤胆囊,以胆囊穿孔多见。其损伤部位,常见于胆囊底部,亦有刺破胆囊体部;可以是贯通损伤,也可只伤一侧囊壁。胆汁外流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症状。根据患者的体质,胆囊是否有病变、穿孔的大小,胆汁外流程度,临床上分胆囊周围炎、局限性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数种,程度上有轻重之别。
一、轻症:
可有右上腹痛,并有压痛,可伴恶心、呕吐等。有的在24~26h内不出现症状,故要注意观察。
二、重症:
多于针刺后出现症状。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并逐渐扩散至全腹,有显著触痛(以右肋下最明显),反跳痛和肌紧张。恶心、呕吐,全身可呈发热、脉速、呼吸浅快等中毒症状。特别是由于胆汁溢入腹腔,强烈刺激腹膜,渗出大量液体,降低循环血量,而易出现低血量休克。腹腔穿刺,多可抽出淡黄色胆液,有助于诊断:白细胞计数上升至1500/mm3以上,中性粒细胞增高。
预防方法
一、慎重选穴:针前应了解有无胆囊及肝病史,检查右上腹部,如触及肿大的胆囊,最好不在此范围取穴。如为肝脏肿大,更应了解胆囊的具体位置。凡遇此类情况,对经验不足者来说,以远道取穴或左病右取为宜。
二、注意操作:局部取穴,即使是在肝胆正常的情况下也应轻刺浅刺,不可刺破腹膜。期门、日月等穴,临床上不易得气。我们的体会是,针尖可稍偏向肋骨缘,斜刺至触及骨面,再提插捻转,往往会出现满意的针感,但切忌大幅度乱捣乱插。如为胆囊肿大者,取用局部穴位时,宜选30号毫针,留针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为10~15min),并嘱患者保持原来体位,不要随意变动。取针后,可令其在诊室休息30min,以观察有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