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非常重要的药物,虽然很对疾病能通过西药快速的达到所谓的治好状态,但有些情况西药的治疗效果就不是很好。而不少中药的使用是有传承的,比如某些少数民族就会经常特定使用到一些中药,地乌金就是客家人很喜欢使用的中草药。那么,地乌金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吧。
客家人都称“地乌金”
大乌金草的功效与作用
大乌金草,中药名。为马兜铃科植物长毛细辛AsarumpulchellumHemsl.的全草或根、根茎。分布于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具有温肺祛痰,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咳嗽,风湿性关节痛,胃痛,腹痛,牙痛。
入药部位
全草或根、根茎。
性味
味辛,性温。
功效
温肺祛痰,祛风除湿,理气止痛。
主治
用于风寒咳嗽,风湿性关节痛,胃痛,腹痛,牙痛。
相关配伍
1、治胃痛、腹痛:乌金草根、紫金砂根(伞形科囊瓣草)等量研末,每次3-6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2、治痨伤:毛乌金、麻布七、白四块瓦各30g,蜈蚣七1.5g,白酒500ml,浸泡1天。日服3次,每次5ml。(《湖北中草药志》)
3、治牙痛:(大乌金草)根茎,嚼烂,含于牙痛处。(《神农架中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g。
药材性状
根茎不规则圆柱状,长约至50cm,直径约3mm,多分枝;灰棕色,有扭曲的细皱纹,节间长0.5-2cm,断面黄白色,有多条纤维根。叶片展开后卵状心形或圆卵形,长5-8cm,宽5-9.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有密毛;叶柄长10-20cm,有毛。有的具花,紫褐色。
客家人都称“地乌金”
大乌金草的功效与作用
大乌金草,中药名。为马兜铃科植物长毛细辛AsarumpulchellumHemsl.的全草或根、根茎。分布于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具有温肺祛痰,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咳嗽,风湿性关节痛,胃痛,腹痛,牙痛。
入药部位
全草或根、根茎。
性味
味辛,性温。
功效
温肺祛痰,祛风除湿,理气止痛。
主治
用于风寒咳嗽,风湿性关节痛,胃痛,腹痛,牙痛。
相关配伍
1、治胃痛、腹痛:乌金草根、紫金砂根(伞形科囊瓣草)等量研末,每次3-6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2、治痨伤:毛乌金、麻布七、白四块瓦各30g,蜈蚣七1.5g,白酒500ml,浸泡1天。日服3次,每次5ml。(《湖北中草药志》)
3、治牙痛:(大乌金草)根茎,嚼烂,含于牙痛处。(《神农架中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g。
药材性状
根茎不规则圆柱状,长约至50cm,直径约3mm,多分枝;灰棕色,有扭曲的细皱纹,节间长0.5-2cm,断面黄白色,有多条纤维根。叶片展开后卵状心形或圆卵形,长5-8cm,宽5-9.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有密毛;叶柄长10-20cm,有毛。有的具花,紫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