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的女性来说,在月经来临之前,身体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其中腹痛是最多的,也有朋友会出现乳房疼痛的情况。除了这些,有些人还发现,自己月经前会拉肚子,那么这种情况正常吗?其实月经前会拉肚子,是正常的。中医称这一现象为经行泄泻,西医称之为经期综合征!
辩证要点
本病以每逢月经来潮即发生泄泻为辨证要点。本病属虚证者多,泻而兼脘腹胀满者属脾虚,兼腰酸肢冷者属肾虚,亦有肝强侮脾,出现虚实夹杂证候者。
治疗原则
治疗以温肾健脾为原则。
证治分类
1.脾气虚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胀满,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粘,无臭气,或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脾气本虚,经前或经期气血注于冲任,脾气更虚,运化失职,水湿下走大肠,故使泄泻,脘腹胀满;脾主四肢,脾气虚弱,故神疲肢倦;水湿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脾气虚失于统摄,冲任不固.故经行量多,色淡质稀;脾虚生湿,湿注下焦,损伤带脉,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色白质粘。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也为脾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脾益气,除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
方药:人参、白术、扁豆、茯苓、甘草、山药、连肉、桔梗、薏苡仁、砂仁。
若肝旺乘脾者,症见经行之际腹痛即泻,泻后痛止,或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治宜柔肝扶脾,理气止泻,方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2.肾阳虚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晨起尤甚,五更泄泻,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月经量少,色淡,平时带下量多,质稀,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素体肾阳不足,经前、经时气血下注,肾阳益虚,命火不温脾土,运化失职,水湿并走大肠,故经行泄泻;肾阳虚不能温养外府,故腰膝酸软;肾阳虚阳气不布,故畏寒肢冷;髓海失养,故头晕耳鸣;肾阳虚,湿浊下注冲任,故带多质稀;肾虚冲任不足,血失温化,故月经量少,色淡,面色晦黯,舌淡,苔白薄,脉沉迟无力,也为肾阳虚衰之征。
治疗法则: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方药举例:健固汤(《傅青主女科》)、合四神丸(《证治准绳》)。
健固汤: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巴戟。
四神丸: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生姜、大枣。
方中巴戟、补骨脂温肾助阳;吴茱萸温中和胃;人参、白术健脾益气止泻;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肉豆蔻、五味子固涩止泻。全方使肾气温固,脾气健运,湿浊乃化,泄泻遂止。
辩证要点
本病以每逢月经来潮即发生泄泻为辨证要点。本病属虚证者多,泻而兼脘腹胀满者属脾虚,兼腰酸肢冷者属肾虚,亦有肝强侮脾,出现虚实夹杂证候者。
治疗原则
治疗以温肾健脾为原则。
证治分类
1.脾气虚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胀满,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粘,无臭气,或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脾气本虚,经前或经期气血注于冲任,脾气更虚,运化失职,水湿下走大肠,故使泄泻,脘腹胀满;脾主四肢,脾气虚弱,故神疲肢倦;水湿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脾气虚失于统摄,冲任不固.故经行量多,色淡质稀;脾虚生湿,湿注下焦,损伤带脉,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色白质粘。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也为脾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脾益气,除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
方药:人参、白术、扁豆、茯苓、甘草、山药、连肉、桔梗、薏苡仁、砂仁。
若肝旺乘脾者,症见经行之际腹痛即泻,泻后痛止,或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治宜柔肝扶脾,理气止泻,方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2.肾阳虚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晨起尤甚,五更泄泻,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月经量少,色淡,平时带下量多,质稀,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素体肾阳不足,经前、经时气血下注,肾阳益虚,命火不温脾土,运化失职,水湿并走大肠,故经行泄泻;肾阳虚不能温养外府,故腰膝酸软;肾阳虚阳气不布,故畏寒肢冷;髓海失养,故头晕耳鸣;肾阳虚,湿浊下注冲任,故带多质稀;肾虚冲任不足,血失温化,故月经量少,色淡,面色晦黯,舌淡,苔白薄,脉沉迟无力,也为肾阳虚衰之征。
治疗法则: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方药举例:健固汤(《傅青主女科》)、合四神丸(《证治准绳》)。
健固汤: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巴戟。
四神丸: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生姜、大枣。
方中巴戟、补骨脂温肾助阳;吴茱萸温中和胃;人参、白术健脾益气止泻;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肉豆蔻、五味子固涩止泻。全方使肾气温固,脾气健运,湿浊乃化,泄泻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