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趾外侧的骨头突出,这是属于拇外翻的一种症状,也是常见的足部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脚骨头开始出现外翻,并且会影响到穿鞋子和穿袜子,在平时的时候还会很不舒服,一般像这种为了能解决长期以来带给身体的痛苦,可以选择手术的方法进行纠正或者是佩戴一些矫正的用品
拇外翻(Halluxvalgus)是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拇趾最多发的疾病。拇外翻是医学名词,此外还有"大脚骨"、"大觚拐"等说法。英文中bunion也指拇外翻,特指拇外翻时足内侧的突起。拇外翻的定义是拇趾向外偏斜,拇趾近节趾骨与第1跖骨成角大于15°,就可以诊断为拇外翻。这个角称作拇外翻角(Halluxvalgusangle,HAV)。
病因
目前认为拇外翻最主要的病因是遗传和穿鞋,此外平足,第1跖骨过长或过短也是相关因素。拇外翻有明显的遗传倾向,通常见于家族中的女性成员,发病性别比是:男:女=1:9-15。
穿鞋人群拇外翻发病率是不穿鞋人群的15倍。Sim-Fook和Hodgson的调查分析中,118名穿鞋的人,有33%出现了拇外翻,而相对比的107名不穿鞋的人只有2%出现了拇外翻。Kato报道日本人由于穿西式鞋的人增多,拇外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穿高跟鞋时前足部明显受限,更易于拇外翻形成。
拇外翻是骨骼发育成熟后才出现的疾病。拇外翻与平足有相关性,但是其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拇外翻发病高峰期为20-30岁和50-60岁。年青患者与遗传、穿高跟鞋有关;50-60岁的老年女性与遗传、绝经期后内分泌变化有关。
解剖与病理生理
从解剖上讲,拇外翻畸形包括的解剖变化有:
第1跖骨内翻;
拇趾外翻,旋后;
拇收肌,外侧关节囊挛缩;
籽骨相对于第1跖骨头脱位;
第1跖趾关节失去正常吻合度;
第1跖骨内侧骨赘形成,并发拇囊炎;
第1跖趾关节并发骨性关节炎;
拇外翻引起的足部疾病还包括:
第2-4足趾锤状趾(Hammertoe);
跖趾关节半脱位(MTPjointsubluxation);
交叉趾(cross-toedeformity);
转移性跖骨痛(Transfermetatasalgia);
第1跖趾关节由两个长管骨与籽骨以及周围的韧带、肌腱和软组织共同组成。第1跖骨处没有肌肉附着,而近节趾骨有大量的肌肉、肌腱附着,主要有:拇收肌,拇展肌,拇短屈肌,拇伸肌。在第1跖趾关节的跖面,有坚韧的跖板――由关节囊、拇短屈肌腱、拇展肌、拇收肌的跖侧部分、内外侧副韧带组成。在跖侧,拇短屈肌腱上,有两个籽骨与第1跖骨形成跖籽关节。两籽骨由跖骨的骨嵴分开,之间有拇长屈肌腱穿过。
拇外翻(Halluxvalgus)是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拇趾最多发的疾病。拇外翻是医学名词,此外还有"大脚骨"、"大觚拐"等说法。英文中bunion也指拇外翻,特指拇外翻时足内侧的突起。拇外翻的定义是拇趾向外偏斜,拇趾近节趾骨与第1跖骨成角大于15°,就可以诊断为拇外翻。这个角称作拇外翻角(Halluxvalgusangle,HAV)。
病因
目前认为拇外翻最主要的病因是遗传和穿鞋,此外平足,第1跖骨过长或过短也是相关因素。拇外翻有明显的遗传倾向,通常见于家族中的女性成员,发病性别比是:男:女=1:9-15。
穿鞋人群拇外翻发病率是不穿鞋人群的15倍。Sim-Fook和Hodgson的调查分析中,118名穿鞋的人,有33%出现了拇外翻,而相对比的107名不穿鞋的人只有2%出现了拇外翻。Kato报道日本人由于穿西式鞋的人增多,拇外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穿高跟鞋时前足部明显受限,更易于拇外翻形成。
拇外翻是骨骼发育成熟后才出现的疾病。拇外翻与平足有相关性,但是其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拇外翻发病高峰期为20-30岁和50-60岁。年青患者与遗传、穿高跟鞋有关;50-60岁的老年女性与遗传、绝经期后内分泌变化有关。
解剖与病理生理
从解剖上讲,拇外翻畸形包括的解剖变化有:
第1跖骨内翻;
拇趾外翻,旋后;
拇收肌,外侧关节囊挛缩;
籽骨相对于第1跖骨头脱位;
第1跖趾关节失去正常吻合度;
第1跖骨内侧骨赘形成,并发拇囊炎;
第1跖趾关节并发骨性关节炎;
拇外翻引起的足部疾病还包括:
第2-4足趾锤状趾(Hammertoe);
跖趾关节半脱位(MTPjointsubluxation);
交叉趾(cross-toedeformity);
转移性跖骨痛(Transfermetatasalgia);
第1跖趾关节由两个长管骨与籽骨以及周围的韧带、肌腱和软组织共同组成。第1跖骨处没有肌肉附着,而近节趾骨有大量的肌肉、肌腱附着,主要有:拇收肌,拇展肌,拇短屈肌,拇伸肌。在第1跖趾关节的跖面,有坚韧的跖板――由关节囊、拇短屈肌腱、拇展肌、拇收肌的跖侧部分、内外侧副韧带组成。在跖侧,拇短屈肌腱上,有两个籽骨与第1跖骨形成跖籽关节。两籽骨由跖骨的骨嵴分开,之间有拇长屈肌腱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