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主要有12经脉分布,而膀胱经是12经脉中一个重要的经脉。同时膀胱经上又有很多的穴位,每一个穴位对与人体器官连接的部位也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一个穴位叫做膀胱经原穴,它是指人体脏腑器官上的一个重要气味,所以原穴对人体的肺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接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膀胱经原穴的一些知识。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
“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原输穴相配治疗本经疾病;原合穴相配,治疗脏腑间相关疾病等。
京骨穴名解
(1)京骨。京,古指人工筑起的高丘或圆形的大谷仓也。骨,水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冷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吸热蒸升的水湿之气,性寒凉,在本穴为聚集之状,如同储存谷物的大仓,故名。
(2)膀胱经原穴。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寒凉水气,气血场范围大,最能体现膀胱的气血之性,为膀胱经寒湿水气的输出之源,故为膀胱经原穴。
京骨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是足底外侧神经。
按摩京骨穴的作用
主治:1.头痛,项痛;
2.腰痛;
3.癫痫。
功效:清热止痉,明目舒筋。
操作:直刺0.3—0.5寸。
京骨穴穴位配伍
配风池、天柱主治头痛项强。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
“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原输穴相配治疗本经疾病;原合穴相配,治疗脏腑间相关疾病等。
京骨穴名解
(1)京骨。京,古指人工筑起的高丘或圆形的大谷仓也。骨,水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冷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吸热蒸升的水湿之气,性寒凉,在本穴为聚集之状,如同储存谷物的大仓,故名。
(2)膀胱经原穴。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寒凉水气,气血场范围大,最能体现膀胱的气血之性,为膀胱经寒湿水气的输出之源,故为膀胱经原穴。
京骨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是足底外侧神经。
按摩京骨穴的作用
主治:1.头痛,项痛;
2.腰痛;
3.癫痫。
功效:清热止痉,明目舒筋。
操作:直刺0.3—0.5寸。
京骨穴穴位配伍
配风池、天柱主治头痛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