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尿检是常使用的一种用于检测人体状况的重要项目。从尿检指标中也可以看出患者的消化系统和肾功能等方面的健康状况,而肌酐尿检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数,在医学领域也把人体的肌酐正常值划分了相对确定的标准,如果与肌酐正常值相距过大,常表示人体的肾功能出现了异常,那么肌酐的正常值是多少呢?
尿肌酐增高的原因:可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在生活中要预防感冒,控制饮食及情绪、不要劳累、控制血压、血糖等因素,保护好肾功能。只要注意到这些,尿肌酐就会慢慢降下来。
正常情况:
婴儿88~176μmmol·kg-1/d;儿童44~353μmol·kg-1/d;成人7~18mmol/d。
临床意义
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笥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由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
婴儿尿肌酐水平:88~176μmmol·kg-1/d
儿童尿肌酐水平:44~353μmol·kg-1/d
成人尿肌酐水平:
男性:7~18mmol/d(800-2000mg/d)
女性:5.3-16mmol/d(600-1800mg/d)
尿蛋白
尿蛋白有定性跟定量,试纸法仅能定性,不能定量。
(1)化学、物理结合法:①Esbach法:用苦味酸使尿蛋白凝聚,自然沉降后测量沉淀体积,以计算尿蛋白含量。此法简单但准确性差,所得结果只有真正尿蛋白含量的一半或2倍之多。②称重法:虽比Esbach法准确但操作复杂,不适于临床应用。
(2)化学法:
①凯氏定氮法:以钨酸沉淀尿蛋白,分离沉淀,再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含量,本法比较准确,但必须先除去非蛋白含氮物质,才能使结果准确。但本法标本用量大、复杂、费时,故临床少用。
②比色法:a.双缩脲法:优点是对白、球蛋白产生颜色反应相近,干扰物质少,且不受温度影响,未发现卟啉、抗生素、镇静剂、维生素、X线造影剂有干扰现象,故比较准确。但灵敏度低(0.01吸光度相当于166.7微克蛋白质),操作复杂。b.酚试剂法:测定白蛋白与球蛋白时所产生的颜色强度不一致准确性差于双缩脲法。c.丹宁酸法:操作麻烦,已改为氯化铁与丹宁酸蛋白沉淀反应显色,5分钟后比色,此法灵敏,干扰物质少。
③浊度法:a.磺其水杨酸法:3%磺基水杨酸做沉淀剂,可沉淀白蛋白、球蛋白2.4倍之多,尚能与多肽发生作用。大剂量青霉素、X线造影剂、血管扩张剂等可造成假阳性反应,去污剂可使结果偏低。本法简便、迅速但准确性差,但其灵敏度与精确度大于三氯醋酸法。b.三氯醋酸法:干扰物质少于磺基水杨酸法。两种蛋白沉淀剂与蛋白所产生的浊度都受温度影响,温度低时浊度小,磺基水杨酸法对白蛋白在30℃时产生的浊度比10℃时可高达近2倍,等量纯白蛋白与纯球蛋白吸光度亦可相差近2倍。
④染料结合法:丽春红蛋白结合法:灵敏,测得结果与凯氏定氮法相符,灵敏度为2毫克/100毫升。
上述这些方法中临床常用双缩脲法和三氯醋酸或磺基水杨酸法。
测定方法
-aGFR(ml/min·1.73m2)=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女性×0.742]
×[中国人×1.233]。
ps:-1.154、-0.203都是指数幂,百度显示不了。
简化MDRD方程中仅包含性别、年龄、血浆肌酐3个变量,即aGFR(ml/min·1.73m2)=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女性×0.742](血肌酐:mg/dl,年龄:岁),并证实比Ccr或Cockcroft-Gault方程能更准确的评估GFR。我们(即王海燕带领的研究组)基于大样本的我国CKD患者基线资料,对MDRD方程进行了改良,在原MDRD方程中添加了种族系数。
尿肌酐增高的原因:可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在生活中要预防感冒,控制饮食及情绪、不要劳累、控制血压、血糖等因素,保护好肾功能。只要注意到这些,尿肌酐就会慢慢降下来。
正常情况:
婴儿88~176μmmol·kg-1/d;儿童44~353μmol·kg-1/d;成人7~18mmol/d。
临床意义
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笥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由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
婴儿尿肌酐水平:88~176μmmol·kg-1/d
儿童尿肌酐水平:44~353μmol·kg-1/d
成人尿肌酐水平:
男性:7~18mmol/d(800-2000mg/d)
女性:5.3-16mmol/d(600-1800mg/d)
尿蛋白
尿蛋白有定性跟定量,试纸法仅能定性,不能定量。
(1)化学、物理结合法:①Esbach法:用苦味酸使尿蛋白凝聚,自然沉降后测量沉淀体积,以计算尿蛋白含量。此法简单但准确性差,所得结果只有真正尿蛋白含量的一半或2倍之多。②称重法:虽比Esbach法准确但操作复杂,不适于临床应用。
(2)化学法:
①凯氏定氮法:以钨酸沉淀尿蛋白,分离沉淀,再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含量,本法比较准确,但必须先除去非蛋白含氮物质,才能使结果准确。但本法标本用量大、复杂、费时,故临床少用。
②比色法:a.双缩脲法:优点是对白、球蛋白产生颜色反应相近,干扰物质少,且不受温度影响,未发现卟啉、抗生素、镇静剂、维生素、X线造影剂有干扰现象,故比较准确。但灵敏度低(0.01吸光度相当于166.7微克蛋白质),操作复杂。b.酚试剂法:测定白蛋白与球蛋白时所产生的颜色强度不一致准确性差于双缩脲法。c.丹宁酸法:操作麻烦,已改为氯化铁与丹宁酸蛋白沉淀反应显色,5分钟后比色,此法灵敏,干扰物质少。
③浊度法:a.磺其水杨酸法:3%磺基水杨酸做沉淀剂,可沉淀白蛋白、球蛋白2.4倍之多,尚能与多肽发生作用。大剂量青霉素、X线造影剂、血管扩张剂等可造成假阳性反应,去污剂可使结果偏低。本法简便、迅速但准确性差,但其灵敏度与精确度大于三氯醋酸法。b.三氯醋酸法:干扰物质少于磺基水杨酸法。两种蛋白沉淀剂与蛋白所产生的浊度都受温度影响,温度低时浊度小,磺基水杨酸法对白蛋白在30℃时产生的浊度比10℃时可高达近2倍,等量纯白蛋白与纯球蛋白吸光度亦可相差近2倍。
④染料结合法:丽春红蛋白结合法:灵敏,测得结果与凯氏定氮法相符,灵敏度为2毫克/100毫升。
上述这些方法中临床常用双缩脲法和三氯醋酸或磺基水杨酸法。
测定方法
-aGFR(ml/min·1.73m2)=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女性×0.742]
×[中国人×1.233]。
ps:-1.154、-0.203都是指数幂,百度显示不了。
简化MDRD方程中仅包含性别、年龄、血浆肌酐3个变量,即aGFR(ml/min·1.73m2)=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女性×0.742](血肌酐:mg/dl,年龄:岁),并证实比Ccr或Cockcroft-Gault方程能更准确的评估GFR。我们(即王海燕带领的研究组)基于大样本的我国CKD患者基线资料,对MDRD方程进行了改良,在原MDRD方程中添加了种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