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在拔牙后都是非常疼痛的,有的时候人们还会感觉到自己的牙齿出现红肿的,这些都是相当常见的症状表现,如果是想要去缓解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应该要多冰敷的,要让自己的牙齿处在休息的状态,在饮食上面也应该要多吃一些半流质食物的,这样的话才可以防止牙齿受到伤害。
拔牙创内充满血液,约15分钟即可开始形成血凝块,数小时后牙龈组织收缩,使拔牙创口变小,24小时后血凝块逐渐有结缔组织长入,3~4天后牙龈上皮由周围向血凝块表面生长并完全覆盖,2周后逐渐有骨组织生长。
并发症及其防治常见的并发症有两种:拔牙后出血牙拔除后半小时吐出纱布卷,一般即不再出血。拔牙后1~2日内唾液中带少量血丝是正常现象。若仍有明显出血,即称为拔牙后出血,绝大多数为局部原因引起,如牙龈撕裂、残存碎骨片等,清除缝合后,再用纱卷压迫止血;若为全身原因引起,应在局部处理同时,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气短),都可以拔牙。但拔牙时应做到:麻醉剂中不要加肾上腺素,以免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衰;麻醉完全、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给予抗感染预防处理,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
2、高血压患者
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体内凝血过程有障碍,故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出血难止,会引起大出血而发生生命危险。而白血病患者,由于极易发生感染,拔牙后的创口也可成为一个感染灶,从而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且难以控制。因此,这些病员患牙病时,应作保守治疗,禁忌拔牙。
3、月经期
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病人没有多大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齿,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则应等月经过后拔除。有资料显示,女性在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拔牙最为适宜,此时伤口愈合比较快,不易发生细菌感染。
4、妊娠期
有人认为妊娠期间一律不可拔牙,因为可能导致流产。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妊娠3~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对妊娠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在这个期间拔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拔牙前一天和拔牙当天,肌内注射黄体酮10毫克。
②拔牙麻醉剂中不可加肾上腺素。
③麻醉必须完全,止痛效果要好。对有习惯性流产或习惯性早产史的病人,在妊娠期间禁止拔牙。
拔牙创内充满血液,约15分钟即可开始形成血凝块,数小时后牙龈组织收缩,使拔牙创口变小,24小时后血凝块逐渐有结缔组织长入,3~4天后牙龈上皮由周围向血凝块表面生长并完全覆盖,2周后逐渐有骨组织生长。
并发症及其防治常见的并发症有两种:拔牙后出血牙拔除后半小时吐出纱布卷,一般即不再出血。拔牙后1~2日内唾液中带少量血丝是正常现象。若仍有明显出血,即称为拔牙后出血,绝大多数为局部原因引起,如牙龈撕裂、残存碎骨片等,清除缝合后,再用纱卷压迫止血;若为全身原因引起,应在局部处理同时,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气短),都可以拔牙。但拔牙时应做到:麻醉剂中不要加肾上腺素,以免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衰;麻醉完全、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给予抗感染预防处理,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
2、高血压患者
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体内凝血过程有障碍,故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出血难止,会引起大出血而发生生命危险。而白血病患者,由于极易发生感染,拔牙后的创口也可成为一个感染灶,从而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且难以控制。因此,这些病员患牙病时,应作保守治疗,禁忌拔牙。
3、月经期
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病人没有多大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齿,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则应等月经过后拔除。有资料显示,女性在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拔牙最为适宜,此时伤口愈合比较快,不易发生细菌感染。
4、妊娠期
有人认为妊娠期间一律不可拔牙,因为可能导致流产。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妊娠3~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对妊娠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在这个期间拔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拔牙前一天和拔牙当天,肌内注射黄体酮10毫克。
②拔牙麻醉剂中不可加肾上腺素。
③麻醉必须完全,止痛效果要好。对有习惯性流产或习惯性早产史的病人,在妊娠期间禁止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