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是中医学当中的一个名词,它存在于人体内部,不同的穴位有着不同的治疗功效。在中医治疗当中,按摩方法是一种非常简单又实用的治疗方法,而且按摩的时候主要就是针对人体的穴位进行按摩。不仅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感,同时还能够有效预防与治疗疾病。那么,脚上的前列腺反射区在哪里?
反射区定位
1、肺经:手太阴肺经取太渊,定位在掌后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2、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取大陵,定位在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心经:手少阴心经取神门,定位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4、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取腕骨,定位在手背尺侧端,尺侧腕豆骨前凹陷中。
5、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取阳池,定位在腕骨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6、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取阳溪,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7、脾经:足太阴脾经取太白,定位在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8、肝经:足厥阴肝经取太冲,定位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9、肾经:足少阴肾经取太溪,定位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10、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取束骨,定位在第五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11、胆经:足少阳胆经取丘墟,定位在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12、胃经:足阳明胃经取冲阳,定位在足背高处,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上5寸(约合受检测者5个大拇指宽度)。
13、督脉:定位在大椎,俯卧,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4、任脉:定位在中脘,仰卧,前正中线,脐上4寸。
15、带脉:定位在带脉,侧卧,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外取穴。
16、寸: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
17、关: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
18、尺: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后(腕端)为尺。
19、阴维:定位在筑宾,内踝上高点5寸,腓骨肌内侧肌腹下端取穴。
20、阳维:定位在阳交,外踝点上7寸,腓骨后缘取穴。
21、阴跷:定位在照海,内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2、冲脉:定位在公孙,第一趾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23、阳跷:定位在申脉,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4、左足外侧:第三趾上三寸。
25、左脚:第一拇指中间
26、右脚:脚板第四趾下四寸。
27、右脚背:第三、四趾中间上三寸。
28、足内侧:内踝尖下两寸(男左女右)。
脚底按摩是一种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反射区定位
1、肺经:手太阴肺经取太渊,定位在掌后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2、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取大陵,定位在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心经:手少阴心经取神门,定位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4、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取腕骨,定位在手背尺侧端,尺侧腕豆骨前凹陷中。
5、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取阳池,定位在腕骨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6、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取阳溪,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7、脾经:足太阴脾经取太白,定位在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8、肝经:足厥阴肝经取太冲,定位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9、肾经:足少阴肾经取太溪,定位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10、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取束骨,定位在第五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11、胆经:足少阳胆经取丘墟,定位在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12、胃经:足阳明胃经取冲阳,定位在足背高处,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上5寸(约合受检测者5个大拇指宽度)。
13、督脉:定位在大椎,俯卧,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4、任脉:定位在中脘,仰卧,前正中线,脐上4寸。
15、带脉:定位在带脉,侧卧,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外取穴。
16、寸: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
17、关: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
18、尺: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后(腕端)为尺。
19、阴维:定位在筑宾,内踝上高点5寸,腓骨肌内侧肌腹下端取穴。
20、阳维:定位在阳交,外踝点上7寸,腓骨后缘取穴。
21、阴跷:定位在照海,内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2、冲脉:定位在公孙,第一趾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23、阳跷:定位在申脉,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4、左足外侧:第三趾上三寸。
25、左脚:第一拇指中间
26、右脚:脚板第四趾下四寸。
27、右脚背:第三、四趾中间上三寸。
28、足内侧:内踝尖下两寸(男左女右)。
脚底按摩是一种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