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有花舌头的问题,说明孩子存在着花剥苔这种症状。在中医中,一般认为舌头的表现与个人的体质和健康有着极大的关系,而出现花剥苔这种不正常的症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孩子存在着健康问题的,需要及时对身体进行调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花剥苔的相关知识!
一、病因病理
舌与内脏关系密切,舌为心之首,又为脾胃之外候,脾的经络从胃上行至咽部,系于舌体,而舌苦的形成,又属胃气熏蒸所生。若素体虚弱,先后天不足,脾气虚亏,胃之气阴不足舌苔生成有碍,滋发本病。
二、辩证分型
1.脾胃气虚症状:舌苔花剥,时消时现,精神疲软,面黄少华,纳食呆滞,动则自汗,大便时稀,容易感冒,舌质淡,脉细软。
证候分析:脾气虚弱,胃气不足,无以上熏生苔,故舌苔花剥,脾胃之气稍充则剥苔消失,脾胃之气一虚则剥苦又现。脾虚运化失职测神疲纳呆,大便时稀。气虚卫外不固,动则自汗。腠理稀疏,外邪乘虚袭表,故易伤风感冒。舌质淡,脉细软,均为脾胃气虚的表现。
2.气阴两亏症状:舌花剥如地图状,可呈多处剥脱,长年不消,游走多变,低热神疲,口渴形瘦,大便干燥,入夜盗汗,舌质偏红,脉细。
证候分析:胃之气阴不足,则苔生有碍,故舌苔花剥,长年不消。阴虚生内热,故低热,盗汗,大便干燥,口渴形瘦,舌偏红。气虚则神疲乏力,脉细。
三、分型治疗
1.脾胃气虚治则:调补脾胃。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加减:动则自汗,加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纳食呆滞,加佛手10克、砂仁6克(后下);大便稀薄,加煨葛根10克、炮姜炭6克;贫血,加制首乌10克、桑椹子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的要方。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燥湿,陈皮行气醒脾,当归养血调营,柴胡、升麻升阳举陷,甘草调和诸药。
一、病因病理
舌与内脏关系密切,舌为心之首,又为脾胃之外候,脾的经络从胃上行至咽部,系于舌体,而舌苦的形成,又属胃气熏蒸所生。若素体虚弱,先后天不足,脾气虚亏,胃之气阴不足舌苔生成有碍,滋发本病。
二、辩证分型
1.脾胃气虚症状:舌苔花剥,时消时现,精神疲软,面黄少华,纳食呆滞,动则自汗,大便时稀,容易感冒,舌质淡,脉细软。
证候分析:脾气虚弱,胃气不足,无以上熏生苔,故舌苔花剥,脾胃之气稍充则剥苔消失,脾胃之气一虚则剥苦又现。脾虚运化失职测神疲纳呆,大便时稀。气虚卫外不固,动则自汗。腠理稀疏,外邪乘虚袭表,故易伤风感冒。舌质淡,脉细软,均为脾胃气虚的表现。
2.气阴两亏症状:舌花剥如地图状,可呈多处剥脱,长年不消,游走多变,低热神疲,口渴形瘦,大便干燥,入夜盗汗,舌质偏红,脉细。
证候分析:胃之气阴不足,则苔生有碍,故舌苔花剥,长年不消。阴虚生内热,故低热,盗汗,大便干燥,口渴形瘦,舌偏红。气虚则神疲乏力,脉细。
三、分型治疗
1.脾胃气虚治则:调补脾胃。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加减:动则自汗,加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纳食呆滞,加佛手10克、砂仁6克(后下);大便稀薄,加煨葛根10克、炮姜炭6克;贫血,加制首乌10克、桑椹子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的要方。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燥湿,陈皮行气醒脾,当归养血调营,柴胡、升麻升阳举陷,甘草调和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