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钙化灶这种情况大多数是血管瘤或者是外伤导致的出血,在恢复之后形成的一种钙化的现象,如果身体没有异常症状,是可以不用做特殊处理的,不过要不要进行治疗,一般是需要通过检查才可以确定的,平时需要多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一些维生素含量比较高的食物。
颅内钙化的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千差万别。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颅内钙化,颅内钙化主要由钙质,有时合并有铁质在不同脑组织的血管壁中层沉积形成,一般不会导致血管腔的狭窄。颅内钙化一般无症状,但也有患者会有异常运动或小脑等症状,症状和体征的出现与否取决于潜在疾病及病变性质、钙化的部位及范围。
颅内钙化可由CT、MRI、头颅平片等发现,其中CT是发现颅内钙化最敏感的方法,显示颅内钙化的效果最好,钙化灶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如同骨质密度)。颅内钙化在MRIT1WI和T2WI可呈现出高、等、低和极低4种信号,T1WI以等信号和低信号较多见,T2WI以低信号和极低信号多见;综合两种加权图像,以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最为常见。另外,MRI的敏感性与钙化大小有密切关系。颅内钙化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钙化两种类型。
一、生理性钙化
多见于松果体与缰联合钙化、脉络丛钙化、硬脑膜钙化、基底节及齿状核钙化。生理性钙化在人群中发生率很高,可达74.6%。同时存在2个以上部位钙化的可达35.4%。有学者调查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人群是否存在生理性钙化的差异,结果显示回族和藏族的钙化率高于汉族,男性中回族高于汉族和藏族,女性中汉族低于回族和藏族。
1.松果体与缰联合钙化:成人多见,一般直径3~5mm,如果松果体钙化超过12mm@12mm,则应考虑松果体区肿瘤的可能。缰联合位于第三脑室的后方,松果体的前方,30岁以上的人,15%头颅CT提示缰联合钙化。典型钙化灶呈C形。
2.脉络丛钙化:是最常见的颅内生理性钙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率逐渐增高,50岁时约75%有钙化,以侧脑室脉络丛钙化为多见,第三、四脑室脉络丛的钙化罕见。表现多样,可呈局限点状,也可呈直径达1cm的团块状,大多双侧对称。
3.硬脑膜钙化:多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大脑镰、小脑幕处的钙化容易辨认,影像学上钙化灶沿大脑镰、小脑幕分布。
4.基底节钙化: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钙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通常较小。若钙化灶范围较大,且合并小脑齿状核钙化,应考虑病理性钙化的可能。基底节钙化常以苍白球为主,多两侧对称,钙化呈卵圆形,两侧构成八字形,如壳核、尾状核和丘脑同时钙化,可勾划出内囊的轮廓。有文献证实基底节钙化的基本化学成份与松果体、硬脑膜钙化一样是羟磷灰石,钙化灶内缺乏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增生。
二、病理性钙化
多见于肿瘤、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病理性钙化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远低于生理性钙化,在1000人的横断面研究中报道病理性钙化占1.7%。
1.肿瘤:许多脑部肿瘤会出现钙化。胶质瘤:最常见的脑部肿瘤,头颅X线平片中5%可见钙化。通常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的胶质瘤容易钙化,高度恶性的罕有钙化。少突胶质细胞瘤约50%有钙化,可呈局限点片状、弯曲条索状、不规则团块状、皮层脑回状。颅咽管瘤:儿童多见,75%以上可见钙化,形态多样,大多数病例囊壁可出现钙化,呈曲线型。特征是钙化中心在鞍上,囊壁壳状钙化和环形强化。成人的颅咽管瘤诊断较困难,因为钙化不多见,但可见鞍隔由于肿瘤压迫向前凸出。脑膜瘤:钙化呈球样,主要位于矢状窦旁或典型的硬脑膜的位置。若肿瘤侵犯穹窿或蝶骨嵴可见增厚的骨质,还可见脑膜血管征。有学者研究认为钙化的脑膜瘤不复发,他们提出钙化可能是提示脑膜瘤不复发的重要因素。Kasuya等研究认为没有钙化的脑膜瘤是增殖增长的独立危险因素。表皮样囊肿:是后颅窝及颅底的常见肿瘤,可见多发的弧形钙化。畸胎瘤:常见于儿童的松果体区及鞍上区,钙化多见。除了畸胎瘤,松果体细胞瘤也可见钙化,CT平扫常表现为松果体区边界清楚的圆形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注射造影剂后可见均匀强化,肿瘤可造成第三脑室后部受压,幕上脑室均匀扩张。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的后颅窝区,也可见于成人的天幕上腔,钙化并不多见,但也可见密度高的钙化灶。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见于儿童,约1/4钙化。钙化位于侧脑室或第四脑室,钙化可帮助与成神经管细胞瘤鉴别,因为后者基本不钙化。脂肪瘤和脊索瘤:脂肪瘤常位于胼胝体,可呈高度特异的边缘钙化征(bracketsign)。脊索瘤仅在少数病例中有不规则钙化。
转移瘤:CT平扫转移瘤多表现为大小不等、多发、低密度结节影,少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转移瘤的钙化非常罕见。
颅内钙化的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千差万别。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颅内钙化,颅内钙化主要由钙质,有时合并有铁质在不同脑组织的血管壁中层沉积形成,一般不会导致血管腔的狭窄。颅内钙化一般无症状,但也有患者会有异常运动或小脑等症状,症状和体征的出现与否取决于潜在疾病及病变性质、钙化的部位及范围。
颅内钙化可由CT、MRI、头颅平片等发现,其中CT是发现颅内钙化最敏感的方法,显示颅内钙化的效果最好,钙化灶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如同骨质密度)。颅内钙化在MRIT1WI和T2WI可呈现出高、等、低和极低4种信号,T1WI以等信号和低信号较多见,T2WI以低信号和极低信号多见;综合两种加权图像,以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最为常见。另外,MRI的敏感性与钙化大小有密切关系。颅内钙化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钙化两种类型。
一、生理性钙化
多见于松果体与缰联合钙化、脉络丛钙化、硬脑膜钙化、基底节及齿状核钙化。生理性钙化在人群中发生率很高,可达74.6%。同时存在2个以上部位钙化的可达35.4%。有学者调查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人群是否存在生理性钙化的差异,结果显示回族和藏族的钙化率高于汉族,男性中回族高于汉族和藏族,女性中汉族低于回族和藏族。
1.松果体与缰联合钙化:成人多见,一般直径3~5mm,如果松果体钙化超过12mm@12mm,则应考虑松果体区肿瘤的可能。缰联合位于第三脑室的后方,松果体的前方,30岁以上的人,15%头颅CT提示缰联合钙化。典型钙化灶呈C形。
2.脉络丛钙化:是最常见的颅内生理性钙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率逐渐增高,50岁时约75%有钙化,以侧脑室脉络丛钙化为多见,第三、四脑室脉络丛的钙化罕见。表现多样,可呈局限点状,也可呈直径达1cm的团块状,大多双侧对称。
3.硬脑膜钙化:多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大脑镰、小脑幕处的钙化容易辨认,影像学上钙化灶沿大脑镰、小脑幕分布。
4.基底节钙化: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钙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通常较小。若钙化灶范围较大,且合并小脑齿状核钙化,应考虑病理性钙化的可能。基底节钙化常以苍白球为主,多两侧对称,钙化呈卵圆形,两侧构成八字形,如壳核、尾状核和丘脑同时钙化,可勾划出内囊的轮廓。有文献证实基底节钙化的基本化学成份与松果体、硬脑膜钙化一样是羟磷灰石,钙化灶内缺乏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增生。
二、病理性钙化
多见于肿瘤、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病理性钙化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远低于生理性钙化,在1000人的横断面研究中报道病理性钙化占1.7%。
1.肿瘤:许多脑部肿瘤会出现钙化。胶质瘤:最常见的脑部肿瘤,头颅X线平片中5%可见钙化。通常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的胶质瘤容易钙化,高度恶性的罕有钙化。少突胶质细胞瘤约50%有钙化,可呈局限点片状、弯曲条索状、不规则团块状、皮层脑回状。颅咽管瘤:儿童多见,75%以上可见钙化,形态多样,大多数病例囊壁可出现钙化,呈曲线型。特征是钙化中心在鞍上,囊壁壳状钙化和环形强化。成人的颅咽管瘤诊断较困难,因为钙化不多见,但可见鞍隔由于肿瘤压迫向前凸出。脑膜瘤:钙化呈球样,主要位于矢状窦旁或典型的硬脑膜的位置。若肿瘤侵犯穹窿或蝶骨嵴可见增厚的骨质,还可见脑膜血管征。有学者研究认为钙化的脑膜瘤不复发,他们提出钙化可能是提示脑膜瘤不复发的重要因素。Kasuya等研究认为没有钙化的脑膜瘤是增殖增长的独立危险因素。表皮样囊肿:是后颅窝及颅底的常见肿瘤,可见多发的弧形钙化。畸胎瘤:常见于儿童的松果体区及鞍上区,钙化多见。除了畸胎瘤,松果体细胞瘤也可见钙化,CT平扫常表现为松果体区边界清楚的圆形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注射造影剂后可见均匀强化,肿瘤可造成第三脑室后部受压,幕上脑室均匀扩张。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的后颅窝区,也可见于成人的天幕上腔,钙化并不多见,但也可见密度高的钙化灶。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见于儿童,约1/4钙化。钙化位于侧脑室或第四脑室,钙化可帮助与成神经管细胞瘤鉴别,因为后者基本不钙化。脂肪瘤和脊索瘤:脂肪瘤常位于胼胝体,可呈高度特异的边缘钙化征(bracketsign)。脊索瘤仅在少数病例中有不规则钙化。
转移瘤:CT平扫转移瘤多表现为大小不等、多发、低密度结节影,少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转移瘤的钙化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