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结肠方面的疾病,当患者出现结肠息肉的现象之后,患者不仅排便情况,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在吃完一些水果之后也会想要快速的去厕所,结肠息肉也是分为好几种类型的,严重的结肠息肉甚至会引起囊肿,那么结肠息肉都分为哪些个类型呢?
大肠息肉(colorectalpolyp)是指发生于大肠黏膜的各种局限性隆起病变。组织学类型很多;外形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大小不等,从半透明的、难以辨认的小突起直径3〜5cm,甚至10〜20cm,可单发亦可多发。
单从息肉外观难以准确判定组织学类型,通常需要内镜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内镜下表现:如腺瘤外观呈淡红色,增生性息肉呈灰白色露滴状;绒毛状腺瘤体积较大,常呈绒球状、花坛状或菜花状,表面有细长绒毛或结节状突起,颜色苍白或发黄,质软而脆易出血,表面常伴糜烂或附有大量黏液;幼年性息肉多有细长蒂,表面常伴有糜烂和浅溃疡,明显充血呈暗红色,易出血;炎症性息肉形态不规则,多似豆芽状、轜虫样或索条状,有些呈黏膜桥状。
分类
1、幼年性息肉: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约25%为多发性,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有的形成囊性扩张,中贮粘液,间质增生,并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有时表面有溃疡形成。次类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
2、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一般均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组织学上次种息肉是由增大而规则的腺体形成.
腺体上皮细胞增多造成皮皱缩呈锯齿形,细胞核排列规则,其大小及染色质含量变化很小,核分裂相少见。其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
3、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亦称良性淋巴瘤,多见于20-40岁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略多,多发于直肠,尤其是下段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等,直径可自数毫米至2~5厘米。表面光滑或分叶状或有表浅溃疡形成。多数无蒂,有蒂时亦短粗。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良好的淋巴滤泡组织,局限于粘膜下层内,表面覆盖正常粘膜。
可以看到生发中心,往往较为扩大,有核分裂像,但周围淋巴细胞中无核分裂像,增殖的滤泡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淋巴息肉不发生癌变。较少见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现为数量很多的淋巴性息肉。呈5-6厘米的小球形息肉,多发病于儿童。组织学变化于淋巴性息肉同。
大肠息肉(colorectalpolyp)是指发生于大肠黏膜的各种局限性隆起病变。组织学类型很多;外形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大小不等,从半透明的、难以辨认的小突起直径3〜5cm,甚至10〜20cm,可单发亦可多发。
单从息肉外观难以准确判定组织学类型,通常需要内镜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内镜下表现:如腺瘤外观呈淡红色,增生性息肉呈灰白色露滴状;绒毛状腺瘤体积较大,常呈绒球状、花坛状或菜花状,表面有细长绒毛或结节状突起,颜色苍白或发黄,质软而脆易出血,表面常伴糜烂或附有大量黏液;幼年性息肉多有细长蒂,表面常伴有糜烂和浅溃疡,明显充血呈暗红色,易出血;炎症性息肉形态不规则,多似豆芽状、轜虫样或索条状,有些呈黏膜桥状。
分类
1、幼年性息肉: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约25%为多发性,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有的形成囊性扩张,中贮粘液,间质增生,并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有时表面有溃疡形成。次类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
2、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一般均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组织学上次种息肉是由增大而规则的腺体形成.
腺体上皮细胞增多造成皮皱缩呈锯齿形,细胞核排列规则,其大小及染色质含量变化很小,核分裂相少见。其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
3、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亦称良性淋巴瘤,多见于20-40岁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略多,多发于直肠,尤其是下段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等,直径可自数毫米至2~5厘米。表面光滑或分叶状或有表浅溃疡形成。多数无蒂,有蒂时亦短粗。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良好的淋巴滤泡组织,局限于粘膜下层内,表面覆盖正常粘膜。
可以看到生发中心,往往较为扩大,有核分裂像,但周围淋巴细胞中无核分裂像,增殖的滤泡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淋巴息肉不发生癌变。较少见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现为数量很多的淋巴性息肉。呈5-6厘米的小球形息肉,多发病于儿童。组织学变化于淋巴性息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