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感觉到身体不舒服之后去看医生,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做一个血液方面和尿液方面的检查,因为这两个检查能够明显的看出患者体内是否有炎症和病菌存在,而且大多数患者做完检查之后都会存在尿酸偏高的情况,但是如果高的不是特别严重,是能够减下来的,那么尿酸做什么检查呢?
目前,很多医院的大夫和绝大部分痛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仅查血尿酸,而忽视24小时尿尿酸检查,故在此有必要强调其重要性。
下面就给风友们科普一下检查尿酸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为什么要查24小时尿尿酸?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嘌呤来源有两种,内源性——依赖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大约600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80%;外源性——摄入的嘌呤饮食(大约100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20%。
在生理状态下,体内尿酸池为1200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mg,排出约800~1000mg,其中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
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血中尿酸全部从肾小球滤过,其中98%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球腔内,然后50%重吸收的尿酸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在近曲小管直段又有40%~44%被重吸收,只有6%~10%尿酸排出。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凡是影响血清尿酸生成和排泄的因素均可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
尿酸在血液中的最高溶解度为420μmol/L,超过此值,尿酸盐即易析出结晶而沉积于组织并引起炎性病变,例如沉积于关节,即引起大家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沉积在肾盂、输尿管或肾小管及肾间质,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结石。
区分尿酸排泄减少抑或尿酸生成增多,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临床分型和指导用药十分重要。
既往临床工作中大多以24小时尿尿酸定量法来加以区分,在摄取低嘌呤饮食5天后,若24小时尿尿酸排泄少于600mg(3.6mmol)则定义为尿酸排泄减少型,24小时尿尿酸排泄超过800mg(4.8mmol)定为尿酸产生过多型。
也有学者建议采用尿酸排泄分数来分型。按下式计算尿酸排泄分数(FEUA),FEUA=(血肌酐X24小时尿尿酸)/(血尿酸X24小时尿肌酐),以百分数表示。
根据尿酸排泄分数结果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分为三型:排泄减少型(FEUA<7%)、混合型(7%≤FEUA≤12%)及生成增多型(FEUA>12%)。该指标更能反映肾脏排泄尿酸的情况。
降尿酸药物一般可分为三种:抑制尿酸生成药(非布司他,别嘌呤)和尿酸分解药(普瑞凯希),排尿酸药(苯溴马隆)。
目前,很多医院的大夫和绝大部分痛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仅查血尿酸,而忽视24小时尿尿酸检查,故在此有必要强调其重要性。
下面就给风友们科普一下检查尿酸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为什么要查24小时尿尿酸?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嘌呤来源有两种,内源性——依赖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大约600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80%;外源性——摄入的嘌呤饮食(大约100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20%。
在生理状态下,体内尿酸池为1200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mg,排出约800~1000mg,其中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
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血中尿酸全部从肾小球滤过,其中98%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球腔内,然后50%重吸收的尿酸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在近曲小管直段又有40%~44%被重吸收,只有6%~10%尿酸排出。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凡是影响血清尿酸生成和排泄的因素均可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
尿酸在血液中的最高溶解度为420μmol/L,超过此值,尿酸盐即易析出结晶而沉积于组织并引起炎性病变,例如沉积于关节,即引起大家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沉积在肾盂、输尿管或肾小管及肾间质,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结石。
区分尿酸排泄减少抑或尿酸生成增多,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临床分型和指导用药十分重要。
既往临床工作中大多以24小时尿尿酸定量法来加以区分,在摄取低嘌呤饮食5天后,若24小时尿尿酸排泄少于600mg(3.6mmol)则定义为尿酸排泄减少型,24小时尿尿酸排泄超过800mg(4.8mmol)定为尿酸产生过多型。
也有学者建议采用尿酸排泄分数来分型。按下式计算尿酸排泄分数(FEUA),FEUA=(血肌酐X24小时尿尿酸)/(血尿酸X24小时尿肌酐),以百分数表示。
根据尿酸排泄分数结果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分为三型:排泄减少型(FEUA<7%)、混合型(7%≤FEUA≤12%)及生成增多型(FEUA>12%)。该指标更能反映肾脏排泄尿酸的情况。
降尿酸药物一般可分为三种:抑制尿酸生成药(非布司他,别嘌呤)和尿酸分解药(普瑞凯希),排尿酸药(苯溴马隆)。